案例:《查字典》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北京市东城区北锣鼓巷小学的语文教师王样。根据教学经验,我认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习内容更适合借助于微课。在学習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微课的节奏,动手进行操作,甚至可以随时暂停视频,着手操作。因此,我设计制作了《查字典》这节微课。
  查字典中的音序查字法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音序查字法的操作过程。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一般先是教师集中讲解,之后学生操作。这样做的缺点是学生听的时候如果不能全盘接受,操作的时候就会遗忘,不知道怎么做。还有的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操作,每做一步就暂停下来,等学生跟随操作。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学生的操作速度不能完全同步,快的学生总是需要等待,教学过程中容易缓慢拖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制作了这节微课。本节微课的设计围绕“可视化”“情境感”“清晰度”等原则进行设计,总体思路如下。
  故事化设计,增强“情境感”
  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微课采用故事化设计。微课伊始,出现主人公“小成”写日记时遇到不会写的字的情境,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日常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引出了“会读却不会写的字,适合使用音序查字法”这一知识点。
  可视化方法,清晰呈现信息
  在学生使用微课学习时,教师最担心的是学生“人还在,心已远”,很多学生虽然看着屏幕,但实际上眼睛没有及时跟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大脑也没有随之思考。因此,微课中,我使用了大量的指示符号“吸引”学生的眼睛,“牵引”他们思考。
  例如,讲到如何确定生字的音序时,我通过画红框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大小写字母;在讲解字典的解释义项时,我采用红圈、箭头等指示符号,配合教师的讲解等。用视觉化的方式,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我在拍摄相关照片时,注意尽量做到有效内容大而清晰,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编制口诀 营造情境,实现“双重编码”
  在教学中,我将音序查字法总结为五步,分别是“选一选,选音序”“拼一拼,拼音节”“读一读,读页码”“翻一翻,翻正文”“找一找,找生字”,再将这五步提炼成“选、拼、读、翻、找”。
  在介绍查字典方法时,我先出示这五个步骤。在查字典的过程中,再结合查字典的过程图片,逐一清晰地进行了展示与讲解。五个步骤名称就是“语义信息”,而每个步骤的具体过程就是“情境信息”。通过营造好的情境,就可以促进语义信息的理解,实现“双重编码”。
  微课应用
  我在微课设计实践中认识到,“可视化”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因此,除了微课制作中使用“可视化”手段以外,我还用“可视化”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字典(如下图)。
  课上,我首先播放微课的第一个片段,即“认识字典”部分。学生结合视频,同时翻看字典上的标签,再与同伴讨论,很快就能认识并记清字典的各个区域。
  通过彩色标签,实现知识的“可视化”,解决学习难点,为学会查字典扫除了学习障碍。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班里80%的学生会在一个学期内自然而然地丢掉标签“拐棍”,进而熟练地使用字典。
其他文献
在动物界中,鹰,被称为“鸟中之王”;狮子,被称为“兽中之王”。说起来,鹰和狮子在各自代表的那類动物中都不是体型最大的,它们何以称王呢?  这个问题,涉及进化、生存环境等许多因素,但是,在诸多因素中,我认为有一个因素最不可忽视,那就是它们的早期教育。  当雏鹰的羽毛渐渐丰满的时候,雏鹰的父母会逐步丢弃巢中的羽毛、茅草、小树枝。雏鹰呆在巢中,越来越不舒服。但是,它们习惯了巢中的生活,总是不肯走出巢穴半
世间美好如流星,横划天际,灿烂绚丽,照耀天宇,愉悦了我们处在光明呈现的那瞬间,然而,当最后的一丝亮光,隐没于暗云的间隙时,我们习惯寻找光明的眼睛,不自觉就会陷入黑暗之中。  没有什么可以永恒。转头间就已物是人非,再回首,恍然如梦,昨日黄花今凋零。当我们老的时候,人生悲凉、转瞬即逝的感觉,必会如青藤般缠绕于我们的双肩,在耳边絮聒。这个世界,在时间流淌的长河里,精彩与美丽,绝对是昙花一现,留给我们更多
天天早上送女儿上学,所以早餐就在学校大门口的一家餐馆解决。餐厅里摆了五张桌子,凳子若干。孩子们吃饭时,书包没地方放,就只有放在身边的凳子上。这就是说,高峰时,有一半的凳子被书包占着,所以后来的孩子只好选择离开。  每个光临的小学生的每次消费对餐馆老板来说都是一个赚钱的机会,可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因想舒服地吃饭而衍生出来的愿望,即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放书包,他的生意利润几乎降低了一半。其实,只要在角
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大西洋沿岸,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旱的沙漠之一。纳米布沙漠海岸,在历史上素有“骨骼海岸”的恐怖之称。至今,在那漫长而死寂的沙漠海岸上,仍零乱散落着许许多多不知何年何月失事的船只残骸,以及数不清的人体骨骼。  在烈日的炙烤之下,那些残骸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一段段悲惨的往事。曾经有许多遭遇海难的水手,当他们拼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登上这片海岸之后,大都会因为绝境逢生而万般激动。然
1  居士下山买药的时候,半道上碰到一个女人,后者边走边四处张望,神色悠然,像是误入此地的游客。二人擦肩而过。居士脚步未停,也没有告诉她,上面没有风景,也没有人。  买了药,还有新米、陈醋、元书纸、苏打饼干。茹素之后,挺容易饿的。上山的访客,也会带来些茶叶、糕点之类,但还是不大够。他们带上山来的主要是痛苦。  坐下来未及喝茶,访客们就开始掏出那些痛苦,讲述中淌出无助的眼泪,有的放出声音来哭,包括男
● 创新整合点  第一,打破传统,翻转铸就高效。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利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如果直接用课本上给出的“方格纸”进行探究,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利用翻转课堂,通过直观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拼图活动,让学生依托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资源进行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基于活动,打造体验式数学课堂。我们设计了三个递进式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折纸,记录童年多彩的梦。要求学生通过折纸,将手中的
当年,法国数学家格洛阿因思想激进而坐牢。获释后他找好友鲁柏借宿。可是女看门人告诉他,鲁柏两周前已被人刺死,家里寄来的钱也不知去向。悲痛、失望之余,他向女看门人了解凶手抓到没有,现场有无什么线索。女看门人说,警察勘察现场时,只见鲁柏手里捏着没有吃完的半块苹果馅饼,令人费解。她怀疑凶手可能就在公寓内,因为案发前后她在值班室,未见外人进出。只是这栋4层楼的公寓,每层有15个房间,住了100多人,情况比较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创客运动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笔者所在学校也创建了创客社团,小创客们正以初生牛犊的探索精神为学校的多元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下面,笔者以小创客们制作的智能龙舟为例,分享他们的探索创作过程。  ● 案例背景  2019年5月,学校创客社团的小创客们受邀组队参加一个创客活动,活动要求围绕以下主题进行人工智能作品创作。  作品主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定
近来我对两位艺术家兴趣浓厚,一位是蓝天野,一位是裴艳玲。  蓝天野何许人也?就是《封神榜》里仙风道骨的姜子牙和《渴望》里温文尔雅的父亲的扮演者。  长達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蓝天野主演了70余部话剧,他演技超群,口碑良好,被誉为“真正有艺术品质和高级趣味追求的艺术家”。  那么,你知道蓝天野会画画吗?蓝老曾在《艺术人生》节目,讲述了他在绘画和表演之间不断选择、放弃、坚持的艺术之路。  “阴错阳差啊!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樣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  禅师说道:“你看我有几个脑袋、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个鼻子、几张嘴巴、几只手、几条腿?”  青年说道:“大师,每个正常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手、两条腿,您也是一样的呀!”  禅师问道:“脑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它们主要是用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