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5400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年来,许许多多的农民工为了追求更高更好的物质财富,他们背井离家,漂流他乡。在给他们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委托给年迈的双亲或其他亲人照顾,于是“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的比率高居不下。由于远离父母,他们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的关爱,这些孩子大多有“软弱无助”,“亲感缺失冷漠内向”等不良倾向。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79-01
  如何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已经成为当今农村教师茶前饭后的话题。笔者身为二十多年一线农村基层教师对这个话题身有感触,自己愿将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
  留守儿童正处在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最大的遗憾就是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父母般的真爱,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就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任父母,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记得刚接到六(2)班时,班里的小昌同学,父母早年离异,失去母爱的他就像失去阳光的禾苗;再加上父亲经常喝醉酒,年少的他就像大海中航行失去方向的轮船。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很难见上父亲一面。在爷爷奶奶溺爱下,他养成很多坏习惯,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吸烟,上网吧,三更半夜逃回家,三头两天不来学校,说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前带过的老师都对他摇头叹气那他没办法。接到该学生时,我也非常头疼。跟他说过的话,当作耳边风,他还依然我行我素,霸道蛮横,为所欲为。显然,他完全没有体会到我对他的一片苦心。但我依然不放弃,在课堂上,对于他良好的表现,我及时给予表扬,会心的微笑来表达我对他的关爱;课后,主动和他谈心,拉家常,讲讲父母在外打工艰辛,爷爷奶奶的期盼。有一次,他生病了,我熬粥叫他到宿舍喝,晚寝之后,特别督促他晚上冷,一定记住盖被子,半夜还到宿舍观察他是否盖上被子。慢慢的,在我的耐心教导下,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兴趣发生巨大变化,开始爱上了学习。后来还考上一所优秀的初中学校。
  二、耐心是构建起学生心灵的桥梁
  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心里承受能力差,自私任性,脾气暴躁,逆反心里重,承受挫折,克服困难都很薄弱。丽兰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她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非常的乖巧,学习很用功,成绩也很好。但一到了五年级,却变成一个“问题”学生了,先以“住校”不习惯、“想念家里的爷爷奶奶”等为由经常逃学,不按时交作业,晚上半夜经常起床叫醒同学聊天。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多年就离开家乡赴广东打工。多年来,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她,了解情况后,我就试图接近她。一个周末的下午,我顺路将她送回家,她爷爷见到我的到来十分激动,搬来椅子让我坐下,然后语重心长对我说:“这孩子很懂事,家务活她都抢着干,平时周末回家还到地里帮我拔草,放牛呢。”我点点头说:“是呀,父母不在家,孩子很懂事嘛。”“可是刚刚离家,她非常想念父母,想念爷爷奶奶,愿你多多理解”从爷爷的话语看出老人家多么的无奈。针对想念父母的情况,我不定期让丽兰同学通过我的手机微信,视频与父母聊天。经过一段时间她终于摆脱了想念父母、想念爷爷的恶习,精力开始投入学习中,慢慢的,她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看到她的进步我也露出久违的笑脸。
  三、用宽容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宽容心就是宽容学生的不足,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导致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差,我有一个学生上课喜欢讲话,面对她我没有大发脾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跟她谈话,指出上课讲话既不利于自己学习也影响同学和老师。谈话后她上课不讲话了。但新问题又出现了,她听着听着听竟然在课堂上睡着了。我又宽容了她,再次找她谈心,这一次我首先表扬了她说到做到在课堂上没讲话了,同时也指出课堂上睡觉也是不对的,同样也不利于学习。她回去好了几天又犯,反反复复。我还是宽容了她,耐心地跟她一起分析找出原因,尝试用各种办法。后来她渐渐改掉讲话和睡觉的毛病,现在她的成绩也在渐渐提高。
  四、用信心激励学生前进
  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主要原因这些孩子们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边,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又特别溺爱他们,完全有着他们的性子,这样就导致一些孩子任性,不听管教。加上孩子年纪小,自控能力差,同时他们的学习又缺少家长的监督,缺少正确的家庭辅导,因此他们几乎就没有自觉看书的习惯。导致在学习上感到非常困难,很难跟上其他同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里。如此恶性循环,学习成绩就跟不上了,也失去了自信,自然就不想再上学。燕妮同学就是一个例子,两岁那年父母离开她到广东打工,把她留在奶奶身边,从小在奶奶的溺爱中成长,导致她很任性,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接班之后,我发现我布置作业她从来不写,经常逃课,对她批评教育时,她总在你面前抖抖身,好像很不服气的样子。后来跟她同村的学生告诉我,从三年级开始,她就不写作业,老师说她,她就不来学校,奶奶也管不了。每次考试就是几分十几分,同学都不喜欢她。了解情况之后,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她恢复自信心,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热爱学习。于是,我创造条件有意接近她,谈谈心,让她有什么心里话如不方便对面说,可以通过纸条或写在日记中,在上课,我让她大胆发言,在作业本上和日记中经常写一些表扬她的进步及鼓励他的话,还根据她爱劳动的特点,让她当劳动委员。一段时间下来,她变得自信多了,学习成绩也进步。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当今影响农村教学一大群体。爱学生,感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学会付出,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别人,是每位老师的职责。只要我们敞开一颗爱的胸怀,伸开我们温暖的臂膀,去接纳每位“留守儿童”,让我们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田,让我们用爱的行动去感动每一位“留守儿童”,让他们生活在爱的阳光之中,让每一位“留守儿童”成为校园主人公。
  让我们用爱感化每一位留守儿童,用心去感动每一个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屈银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河南科技,2013(2X):265-265.
  [2]胡晓刚.试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存在问题、原因和应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7):178-178.
  [3]白學春.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3(2):95-95.
  [4]郭霞.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J].中国市场,2016(35):206-207.
其他文献
【摘要】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存在诸多问题,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需针对个案问题,作原因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创新教育方式,多找找残疾儿童“能”的地方加以鼓励和肯定,把“你不行”变为“你行”,多关爱他们的身体、心理、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培养其自信心。合力关爱,相伴成长。  【关键词】个案背景;问题出现;案例分析;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D432.7;D4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我国通胀相关指数的两条途径及其主要特征,实证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CPI、PPI、MPI影响的相关性、滞后性以及冲击效果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出困境,提高其对于生活挫折的抵抗力和应对能力,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或不可缺的。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在面对大学这个未知的环境时,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说研究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大学新生;军训;心理拓展;可行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G441 【文献标识码】
【摘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其生存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有很多的社会人士与政府人员对这一问题非常的关注,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为有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使我国的留守儿童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促进其健康的成长。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关概念,并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借此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
【摘要】莎士比亚曾说:“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在身心发展还不完全的小学生身上,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行为,本文就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过错行为,从自身、学校、环境三方面寻找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为学生成为“社会的人”做准备。  【关键词】小学生;过错行为;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5
目的:探讨以CpG-ODN为佐剂增强伤寒Ty21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新型伤寒Ty21a疫苗研制开发的可行性提供免疫效果的资料,同时为探讨伤寒Ty21a-CpG佐剂疫苗介导的应答机制提供
【摘要】对我校的4-6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方便抽样。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的4-6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正常状态,但单项偏常的检出率却很高,其中尤以学习焦虑最为严重。  【关键词】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生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微信作为新媒体中备受大学生宠爱的典型代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高校应当充分抓住这一契机,把握机遇、正视挑战,有效构建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将微信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就微信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学理层面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