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五年的新目标英语的教学,感慨万分,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及感悟。总结平时的教学反思,对该教材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在此与同行一起切磋一下。
1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的几大特色
1.1 强调任务型的语言教学。
Go for It中的具体语言目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任务来实现的,学生需要运用具体和特定的行动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种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与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机地结合。任务活动所谋求的效果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侧重在执行任务中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1.2 推行分层次教学。
Go for It每个单元均有Section A 和 Section B。Section A 教学本单元的基础语言结构和词汇;Section B有扩展的词汇及表达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学习进度。
1.3 突出交际与文化。
Go for It在系统编排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的情境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语言。
1.4 侧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Go for It在编写的体例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结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等方面均有侧重于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每一阶段都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包括帮助学习者做出决策,即让学习者“学会学习”。
2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对教师的要求
2.1 熟悉教材的体系和课程目标。
了解新课程英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的五个突破:(1)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法的变革;(2)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4)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5)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2.2 充分地备课。
教材的开放性会有师不如生的情形,教师更应预习教材和练习的每个角落,充分地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新课程英语教材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五个特点:(1)新教材都是由英语学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具有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结构合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2)新教材内容丰富,活动灵活多样,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内容可弹性把握;(4)新课标英语是一种互动英语,它要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5)新教材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
2.3 先学生而学,了解重、难点。
新教材每个单元以一个话题为中心,分为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三个部分,自成一体,又互相照应。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在注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材做适当的增补、扩展、删减或替换,以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每节课重、难点如何突破、任务如何设计才合理、怎样布置才明确,要做到心中有数。
2.4 重视网络的运用和课外的拓展。
新课程本身就突出合作、探究、交流。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为教师最大限度的提供教学交流平台,达到资源共享,同时教师应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知识链接,做到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结合。
2.5 善于交流、工于教学、勤于补习、胜于合作,功在反思。
新教材内容突出“三性”(1)广泛性;(2)典型性;(3)实用性。教师之间,尤其是平行班的教师应发挥集体力量,参加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经验、体会交流,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新课程目标要求,使语言知识真正发挥交际运用作用。
3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严重脱节,学生分化过早。Go for It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从一年级到七年级编订的。然而我市小学开设的英语课形同虚设。学生进入中学,英语一下子变成了主课。面对新教材,内容多、词汇量大、学习程序进展快,学生接触到全新的高起点教材,一下子被打懵了,就简单地认为英语难学,跟不上,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课本编排上而言,初一容量较少,到了初二一下子多出好多,如果课时不增加,无形中给师生双方带来巨大压力。
3.2 如果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差异大,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Go for It教材与以往的英语教材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习惯于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师一下子很难适应新教材,如果仍然漠视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仍然不注重师生的平等交流、交际、互动。教学观念滞后的教师教学效果明显不好。
3.3 教学重点应放在哪里、教学进度应如何把握。一个单元到底应该用几个课时,教师应依据什么来确定和把握恰当的教学进度?一节课下来,活动做了,学生应掌握哪些内容,应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总觉得没底。
3.4 各单元没有完整的对话及课文(八年级下、九年级有阅读材料),学生自我复习时对语言知识点和重、难点难以把握。课本上的练习很少,不像人教版旧课本附带的随堂练习紧密联系重难点,所以很难保证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巩固。
3.5 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与现试行的教学脱节,本套教材是注重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但似乎小班化教学更易出成绩,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最终还要去参加升学考试,以新目标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价内容到底是什么,如何操作?如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求教育教学的评价模式随之改变,而不仅只学生成绩这一条。
4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4.1 改变教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和教材的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个任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4.2 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切实改变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4.3要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知识,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自己发现错误,以便获得知识。
总之,英语新课程改革,最终落脚在教材的更新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按照Go for It的要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同时注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的几大特色
1.1 强调任务型的语言教学。
Go for It中的具体语言目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任务来实现的,学生需要运用具体和特定的行动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种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与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机地结合。任务活动所谋求的效果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侧重在执行任务中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1.2 推行分层次教学。
Go for It每个单元均有Section A 和 Section B。Section A 教学本单元的基础语言结构和词汇;Section B有扩展的词汇及表达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学习进度。
1.3 突出交际与文化。
Go for It在系统编排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的情境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语言。
1.4 侧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Go for It在编写的体例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结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等方面均有侧重于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每一阶段都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包括帮助学习者做出决策,即让学习者“学会学习”。
2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对教师的要求
2.1 熟悉教材的体系和课程目标。
了解新课程英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的五个突破:(1)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法的变革;(2)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4)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5)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2.2 充分地备课。
教材的开放性会有师不如生的情形,教师更应预习教材和练习的每个角落,充分地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新课程英语教材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五个特点:(1)新教材都是由英语学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具有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结构合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2)新教材内容丰富,活动灵活多样,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内容可弹性把握;(4)新课标英语是一种互动英语,它要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5)新教材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
2.3 先学生而学,了解重、难点。
新教材每个单元以一个话题为中心,分为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三个部分,自成一体,又互相照应。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在注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材做适当的增补、扩展、删减或替换,以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每节课重、难点如何突破、任务如何设计才合理、怎样布置才明确,要做到心中有数。
2.4 重视网络的运用和课外的拓展。
新课程本身就突出合作、探究、交流。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为教师最大限度的提供教学交流平台,达到资源共享,同时教师应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知识链接,做到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结合。
2.5 善于交流、工于教学、勤于补习、胜于合作,功在反思。
新教材内容突出“三性”(1)广泛性;(2)典型性;(3)实用性。教师之间,尤其是平行班的教师应发挥集体力量,参加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经验、体会交流,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新课程目标要求,使语言知识真正发挥交际运用作用。
3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严重脱节,学生分化过早。Go for It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从一年级到七年级编订的。然而我市小学开设的英语课形同虚设。学生进入中学,英语一下子变成了主课。面对新教材,内容多、词汇量大、学习程序进展快,学生接触到全新的高起点教材,一下子被打懵了,就简单地认为英语难学,跟不上,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课本编排上而言,初一容量较少,到了初二一下子多出好多,如果课时不增加,无形中给师生双方带来巨大压力。
3.2 如果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差异大,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Go for It教材与以往的英语教材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习惯于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师一下子很难适应新教材,如果仍然漠视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仍然不注重师生的平等交流、交际、互动。教学观念滞后的教师教学效果明显不好。
3.3 教学重点应放在哪里、教学进度应如何把握。一个单元到底应该用几个课时,教师应依据什么来确定和把握恰当的教学进度?一节课下来,活动做了,学生应掌握哪些内容,应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总觉得没底。
3.4 各单元没有完整的对话及课文(八年级下、九年级有阅读材料),学生自我复习时对语言知识点和重、难点难以把握。课本上的练习很少,不像人教版旧课本附带的随堂练习紧密联系重难点,所以很难保证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巩固。
3.5 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与现试行的教学脱节,本套教材是注重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但似乎小班化教学更易出成绩,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最终还要去参加升学考试,以新目标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价内容到底是什么,如何操作?如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求教育教学的评价模式随之改变,而不仅只学生成绩这一条。
4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4.1 改变教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和教材的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个任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4.2 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切实改变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4.3要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知识,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自己发现错误,以便获得知识。
总之,英语新课程改革,最终落脚在教材的更新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按照Go for It的要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同时注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