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用于妊娠高血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135例妊娠高血糖患者的资料,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和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根据孕期是否联用二甲双胍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联合二甲双胍组(75例)。对各组患者的孕期体重变化和胰岛素剂量进行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两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沈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用于妊娠高血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135例妊娠高血糖患者的资料,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和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根据孕期是否联用二甲双胍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联合二甲双胍组(75例)。对各组患者的孕期体重变化和胰岛素剂量进行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无论哪种类型的妊娠高血糖,两组间患者孕期体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和PGDM联用二甲双胍组孕期基础、餐时和总体胰岛素的增加均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总量的增加分别为0.02(0.00, 0.18)比0.07(0.06, 0.37)U/kg和0.41(0.15, 0.92)比0.73(0.36, 1.10)U/kg,Z=-6.829、-5.756,均P<0.05],ODM联用二甲双胍组餐时和胰岛素总量的增加也小于常规治疗组[总量的增加为0.41(0.24, 0.55)比0.51(0.36, 0.98)U/kg,Z=-4.775,P<0.05]。胰岛素剂量>100 U/d或孕前体质指数(BMI)≥28 kg/m2的患者,联用二甲双胍组后胰岛素用量的增加均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Z=-6.866~-5.080,均P<0.05)。
结论 孕期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可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尤其是胰岛素用量较大或肥胖的妊娠高血糖患者。
其他文献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最常用的参数之一,监测CVP指导治疗急性循环衰竭(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ACF)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方法。但是近年来不少研究指出CVP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为治疗ACF提供帮助。本文分析和综述了CVP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治疗ACF过程中的应用价值,阐述了影响CVP数值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近年发展状况,与2016年《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的建议》进行比较,提出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设定问卷式调查表,2014年1月至12月由学组成员组织各省市PICU参与调查,并发放、回收调查表。结果(1)总体情况:25省市共108家医院纳入调查,平均4.35家/省,其中华中地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整合素avβ5表达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探讨糖尿病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以及沙格列汀对糖尿病合并NAFLD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合并NAFLD大鼠模型。将10周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50只分为5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单纯NAFLD组、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代谢异常,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但是在临床实际推广过程中难点仍然很多,多数医院难以提供充足的专业人员和运动场地进行运动管理,整体管理质量偏低。体医融合指的是体育与医学发挥出各自特有的技术优势,将体育与医疗技术相互融合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解决运动场地、器材、人才短缺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运动管理质量。目前我国体医融合
目的 探索树突状细胞(DCs)在高糖环境下分化、成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以期进一步探索DCs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20 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10 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第7天收集不成熟DCs分别在含有5.5 mmol/L D-葡萄糖、30 mmol/L D-葡萄糖
糖尿病运动康复是疾病管理的基石。然而纵观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水平普遍低于指南推荐水准。如何让患者提高并维持一定水平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而不是某一具体的运动对患者的改善效果,这是"体医融合"政策下医疗及运动工作者协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在解决运动的外部障碍的同时,对于更普遍存在的内部障碍尤其需要予以高度关注。运动并非血糖改善的必要条件,如以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一定降幅判断干预研究方法的有效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特点,并探讨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经蝶手术的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和β细胞功能;分析手术后糖代谢特点的变化;根据术后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恢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比较术后糖代谢变化的差异。采用Lo
目的 探究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α与β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80例,按诊断年龄分为早发T2DM组(<40岁)和晚发T2DM(≥40岁)组,各40例。另以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释放试验。对比早发T2DM组和晚发T2DM组患者OGTT前后血糖、胰岛
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以突发高血糖并迅速发展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脂肪酶或淀粉酶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为特点,在女性患者中多发生于妊娠后3个月及产后1周。本文报道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初期注射胰岛素出现局部过敏,但血糖控制尚平稳;孕后期突然出现血糖升高,考虑为FT1DM,因局部对多种胰岛素明显过敏并影响胰岛素吸收,血糖控制差,更换并调整胰岛素后,予谷赖胰岛素泵降糖,血糖控制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