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剧“大跃进”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是一个很高尚的字眼和概念,而如果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大干快上地进行生产,只能造就出无法传世漏洞百出的伪原创
  
  曾几何时,“原创”歌剧成为音乐家口中的流行语,用来形容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这一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词汇,通常与机构名称构成偏正结构搭配。早些时候的例子有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赌命》《雷雨》《楚霸王》,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杜十娘》《霸王别姬》,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和天津歌舞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
  最近的例子则是国家大剧院的两部原创歌剧,一部是刚上演的《西施》,另一部是12月份即将上演《山村女教师》。
  
  “山寨”版的“原创”
  
  歌剧《西施》,是国家大剧院最新的“原创”作品,于10月29日首演。该剧的创作过程好似一个放卫星的事例。
  2009年的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大剧院邀请到邹静之与戴玉强一道出任形象大使。邹静之因此与国家大剧院结识、结交。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大剧院愿意出资为邹静之打造一部歌剧。以歌剧节开始的2009年4月计,至《西施》首演的10月30日,历时不过半年,而实际创作过程仅3个月余。连莫扎特和罗西尼都很难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写出一部两个半小时长的歌剧。
  长久躬耕于电视剧行业的邹静之和雷蕾为大众奉献了一部足分足量的大歌剧:洋洋洒洒的正歌剧四幕试图描绘历史史诗,却有着乡土味十足、肤浅且毫无诗意的对白和唱词;还有男低音声部的缺失、一个模子刻出的宣叙调、最后一个音永远往上冲的咏叹调;以及《春江花月夜》粗劣的引用,模仿《曼侬
其他文献
“我以摄影为生,家里有个宽敞的阳台。黄昏时分,斜晖映地,外头风景如水彩画般鲜艳夺目。那一年,阳子还在世。阳子是我的妻子,我很爱她。因为内分泌失调,阳子经常会歇斯底里发疯,终日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朋友们有意疏远她,我很难过,但能做的也只是极力避免触怒阳子,全心全力保护她,不受外界伤害。”   ——荒木经惟《东京日和》      一    荒木经惟,日本知名写真大师,相片上小小的怪老头,两鬓怒发,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