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认真观察病情,做好护理工作,对患儿的康复、减少与避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9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护理观察总结如下。rn1 一般资料rn 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7岁以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9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8个月婴儿至7岁儿童。全部病例均有临床症状及结核病家族史,经拍片、CT、脑脊液检查证实。本组98例中,除2例院外误诊长达1个月以上,入院后一周内颅高压脑疝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均好转痊愈出院。1例复发,再次住院治疗,基本痊愈。rn2 病情观察rn2.1 观察神志、瞳孔、头痛、呕吐及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前囱门膨隆、头皮静脉怒张、喷射性呕吐加剧、烦躁及惊厥等则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若出现呼吸不规则、瞳孔缩小或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则为脑疝的前驱症状,必须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rn2.2 准确记录出入量,为治疗提供依据:由于高热、盗汗、频繁呕吐易发生低钠、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各种记录和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低钠、低钾等临床表现。rn3 护理rn3.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喉头分泌物多时必须给予吸痰,对气急的患儿进行喂食或喂药时要抱起耐心喂,防止呛入气道。对昏迷患儿鼻饲饮食时,不宜过快,宜少量多次,避免胃内容液返流以致误入气管。应采取侧卧或头偏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发生窒息。rn3.2 防止颅内压增高:要注意体位改变,治疗或护理时动作必须轻柔,以免过于用力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升高。保持大便通畅,除注意调整饮食外,必要时给缓泻剂,避免过分用力排便,忌用高压及大量灌肠,以免腹压突然升高引起颅内压波动。使用脱水剂时,采用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一般在15至30分钟内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