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出发,翻译以话语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涉及译文在社会实践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聚焦译文消费,以互文性为分析工具,观察一则中央文献的英语译文在中美新闻报道中的采用情况,进而分析其接受情况.在中方新闻中,译文采用的频率较高,以原文为参照,译文理解主要是正面持续的阐释;而在美方新闻中,译文采用的完整度较低,常以剪切拼凑的方式呈现,并伴随过度诠释现象.与中方新闻传递并加强译文权威不同,美方新闻在对译文的加工处理中呈现出消极的话语效果,体现翻译在对内、对外功能上的差异.立足翻译实践产生的实际话语效果反思译文的弱点和误用体现的翻译困境,可以发现翻译参与社会实践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即时性和延时性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