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敏《墙上的父亲》对精神分析的矛盾态度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阅读鲁敏小说,笔者发现鲁敏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的作者,本文中也大量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然而本文却多处表现出对精神分析的不屑与批判,两者态度产生矛盾。本文试图运用作者产生矛盾态度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对这一矛盾进行探讨。
  关键词:墙上的父亲;精神分析;矛盾态度
  “去他妈的精神分析,谁能贴近所谓的心灵深处,什么前因后果,什么无意识下意识,见鬼去吧,我们姐妹俩的往事、我们的悲欢、我们的灵魂,从来就是不适能够附属的能够分析的!”
  似乎这在文中单独成一段的话语是作者对于精神分析的抵触与不屑,但是通过对本文以及鲁敏其它小说的阅读,发现鲁敏的小说中人物的痛苦往往并非是由毁灭性的灾难所造成的,更多的是人物令人难以理解的癖好和精神的偏执导致的,同时也发现鲁敏是一个擅长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的作者,那为什么文中还要通过王蔷之口喊出“去他妈的精神分析”呢?
  一
  “俄狄浦斯情结”是本文发展的一个基础,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欲望的典型,而女孩的情结更为复杂,她们最开始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和对父亲的敌意,随后则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将母亲排挤出局,独占父亲,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正是由于父亲的车祸,还可能是与另一个女子幽会时的车祸,以及父亲经常郁郁寡欢、常常神情复杂地瞧着王蔷和王薇,这些都使她们在对于父亲的性冲动受到了挫折。
  王嫱喜欢在公用厕所的窗沿上窥视邻居父女的相处,来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但是通过心里方式缓解欲望既不能取代对欲望的真实满足的渴求,于是她憎恨父女之间亲密的关系,当她看到老温和女儿的亲密时,她的烦躁、急迫、想大便等症状无不显示出她的精神病态,同时她喜欢比他老上很多的男人把对父亲的性冲动投射到年长男人的身上,喊老温“老爹”、热爱老温的皱纹,喜欢具有男性气息的体毛,文中心理医生也分析她涉及有违常伦的恋爱、情感高度不良。精神分析中认为幻想是构成欲望核心所在,而原始场景幻想是有关母亲性交面的幻想,是对以创造出我们的目的的交配活动的幻想,对于孩子而言这一场景无疑是他根据别人的只言片语的叙述等方式观察和再造出来的。文中王嫱常常会想起父亲的夜场电影、母亲的对待相好的态度和神情,都对王嫱潜意识的性幻想产生伤害,正如文中心理医生所说的对家庭情感模式存在深深的怀疑和拒绝。
  而王薇欲望的发泄方式则是吃,无意识地不停地吃来获得感官的满足,随着姐姐的出嫁和母亲的陪嫁,使得原本有些病态的王薇更是受到刺激,发展为早上一起床、牙不刷脸不洗,就开始吃,走路、等公交,从餐桌到沙发再到床上,不停的吃通过牙齿和舌头咀嚼,脖子的吞咽来满足欲望,并且王薇关于第一次偷东西被发现的记忆不是羞耻而是陌生男人的亲吻,因此她享受偷东西时的兴奋和欲望的满足,通过这些方式来获取快感。但自我与超我的个体冲突,使得她觉得吃东西会长胖,内心充满焦虑与负罪感,于是她吃完就抠吐或者偷取吃食。这些文中心理医生也进行了详尽专业的分析。
  综上可见,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去看这篇《墙上的父亲》时,仿佛人物是依据精神分析的理论而塑造出来的,文中的心理医生对王蔷和王薇姐妹进行分析非常专业且对精神分析运用熟练,足以证明作者本人对精神分析的了解与运用,更不禁让我怀疑这位擅长精神分析的医生是不是擅长精神分析的作者化身呢,?作者是不是化身为心理医生来对自己本能投射的人物进行透视与分析呢?
  二
  通过上面分析作者本人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熟悉并且可以熟练运用到作品中,甚至可能这位医生就是作者本人来对文中人物进行透视与分析,那为什么文中多次提到对精神分析的抵触与不屑呢?
  精神分析理论中认为艺术家的幻想则是一种"升华"作用,把本能的冲动投射出去。而文学创作者则是借用文学创作书写内心的幽深,进行幻想的"升华",本文作者鲁敏自己也曾说过也说过"写作把我从虚妄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且阅览鲁敏的小说,很多小说里都有无父情景的设置,这和作者的经历不无关联,尤其是本文更像是作者的一篇传记小说。但作者运用艺术技巧克服她的幻想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厌恶感,从而使自己因压抑而形成的精神紧张得到解除。而精神分析就是要找出人们进行化装和揭露的种种痕迹,人在揭露时,往往是部分地有选择地揭露。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医生在对王薇进行分析后,王蔷的反应是只是感到气恼,且是对自己的气恼而不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气恼,而是这好像她成了间接的致病源。但当心理医生对王蔷作出分析后,王蔷的反应是对精神分析的抵触、不屑、批判,人总是害怕被揭露。而更重要的是无论如何深入地透视、解析自己,人都永远无法在自己身上看到那些凭借分析而从自己过去中找回的东西。因为再也找不回了,只能借幻想、借文学创作把自己从虚妄生活的带出,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人的感情、身世、黑乎乎的秘密、哀戚与慈悲的感知来获得自我欲望的补偿。所以作者透过心理医生运用精神分析对她本人的投射王蔷进行一番分析后,又借王蔷之口表达自己对精神分析的不屑与批判。
  参考文献:
  [1] 鲁敏.墙上的父亲[M].新星出版,2012.
  [2] J·贝尔曼-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赖干坚.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评介[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摘要:石川啄木是日本明治时代的诗人、日本自然主义三行短歌的开创者。他的诗歌被誉为“日本人内心世界的索引”。《一握之砂》是石川啄木生前唯一公开出版的短歌集,这部作品鲜明地展现了其短歌的文学特质。其间流露的“感伤”和“对生命瞬间的珍视”让他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收获着广泛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石川啄木;一握之砂;短歌;文学特质  石川啄木(1886-1912),本名石川一,是日本明治时代的诗人、小说
对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BSCT)时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时机及采集量,各家观点不一[1]。本文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1994~19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 实验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61-02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的源泉在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操作原理基于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单人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快捷.自CiagUa 1985年以来,国内外已广泛采用.自
期刊
【摘要】通过对地方文献研究可以了解当地各方面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能为地区经济建设和历史文化研究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确定了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藏书中重要的地位。如何做好地方文献的馆藏工作是当前各公共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图书馆 地方文献 采集 矛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62-02  地方文献是指反映某一
摘要:新时期高职广告设计教学面临一系列困境,要走出困境,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广告设计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灵活选择教材,推行研究性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为主,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展开训练。  关键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一、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  广告设计教学在注重专业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富有特色的教学
期刊
丁洁丽是在酣梦中惊醒的,她觉得下身涌出一股热流,便惊慌失措地推醒身边沉睡的丈夫.rn丈夫睡意正浓,昏蒙蒙地睁开眼睛,一看妻子身下潮湿的床单,即刻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