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双波段小数分频锁相环型频率合成器设计

来源 :半导体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覆盖S/U双波段的小数分频锁相环型频率合成器。该频率合成器采用一种新型多模分频器,与传统的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器相比具有稳定速度快、工作频率高和频率分辨率高的优点。该锁相环采用了带有开关电容阵列(SCA)的LC-VCO实现了宽频范围,使用3阶MASHΔ-Σ调制技术进行噪声整形,降低了带内噪声。设计基于TSMC 0.25μm 2.5 V 1P5M CMOS工艺实现。测试结果表明,频率合成器频率范围达到2.450~3.250 GHz;波段内偏离中心频率10 kHz处的相位噪声低于-92.5 dBc/Hz,1 MHz处的相位噪声达到-120 dBc/Hz;最小频率分辨率为13 Hz;在2.5 V工作电压下,功耗为36 mW。 A F / F PLL frequency synthesizer covering S / U dual band is proposed. The frequency synthesizer uses a new type of multi-mode frequency divid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ractional-frequency synthesiz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peed, high operating frequency and high frequency resolution. This phase-locked loop uses a LC-VCO with a switched capacitor array (SCA) to achieve a wide frequency range and noise shaping using 3-order MASHΔ-Σ modulation to reduce in-band noise.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TSMC 0.25μm 2.5 V 1P5M CMOS proces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synthesizer achieves the frequency range of 2.450 ~ 3.250 GHz. The phase noise at the 10 kHz band offset from the center frequency is lower than -92.5 dBc / Hz and the phase noise at -1 MHz reaches -120 dBc / Hz. The minimum frequency resolution The rate is 13 Hz;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36 mW at a 2.5 V operating voltage.
其他文献
人们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需要穿着专用服装避免高温造成灼伤.根据温度场的变化,高温环境中的热量透过衣服的三层材料与衣服、皮肤间隙(看做第四层材料)向人体内传热,由于热量
期刊
蓝宝石晶体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及光电子产业极为重要的衬底材料,提高其化学机械抛光效率是业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在CMP系统中,磨料是决定去除速率及表面状态的重要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Cu布线CMP工艺中,抛光液是决定抛光速率、抛光表面状态和平坦化能力的重要因素。采用Plackett-Burman(PB)筛选实验对抛光液成分(磨料、氧化剂、活性剂
期刊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们需要穿专用服装以免灼伤.为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节约材料,增加用户体验,有必要对工作环境的温度分布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热传导方程,由测量得到
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正畸的检查诊断和治疗设计过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三维数字化技术具有精确度高、真实反映三维形态、高效便捷、可视化和可操作性高等优势,已经在口腔正畸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检查诊断和辅助临床治疗设计等方面,极大提高了诊疗的精确性,同时为个性化正畸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增加了评测的客观性。本文就目前数字化技术在正畸诊断和辅助治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希望对正畸医师了解正畸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有所
微波组件具有频率高、波长短和内部元器件密度高的特点。盒体材料一般使用铝合金,因此容易受到湿气的影响。常见湿气故障可以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也可以分为永久性故障和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互联网+高等教育”开始跨界合作.形成了以“智能化、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智慧校园建设的迅速开展,并成为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