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思想与新世纪人类进步的走向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k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认为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有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 ;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总趋势来说 ,两种尺度是一致的 ,但从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具体过程来说 ,二者既有一致性 ,又有不一致性 ,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是两种尺度统一起来的基础 ;在社会实践中要兼顾两种尺度、两种发展。马克思两种尺度的思想给新世纪的人们指出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启示人们要处理好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避免人的片面化、机械化和退化 ,力争人的发展的全面化 According to Marx, the basic measure of social progress is the measure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scale of human development. From the general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overall trend, the two scales are consistent. However, from the concrete stage and concret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wo have both consistency and inconsistenc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actice is the basis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wo scales. In social practice, w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wo scales and two types of development. Marx’s two-scale thinking points the people in the new century to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progress, enlightens people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and people and avoids people in the new era One-sided, mechanization and degradation, and strive for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其他文献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不仅应该是“富者之思” ,也应该是“学者之思”。本文指出 :(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必须是富裕的 ;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 ,是
本文对毛泽东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实践,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特别是对"大过渡"的理论及其危害作了深入的分析,在指出"大过渡"理论错误时,也指出这中间出现过"阶
列宁在、这两篇论文中,提出了国家机关的改革问题;强调加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精简工农检查院的机构和人员;提出党的监察机关和政府的监察机关合并;提高监察机关的地位,使合并后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价值目标可分为基本价值目标和最高价值目标 ,最高价值目标是培养“四有”新型公民。“四有”的内涵极为丰富 ,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有”是一个相互联
人的意志活动虽然不是与掌握世界基本方式相并列的一种独立方式,但是在人掌握世界的诸种方式中,都始终渗透着人的意志活动和意志作用.意志对于人类各种对象性活动具有不可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从短期看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降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不利于扩大就业 ;但从长期
邓小平对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的完善和发展是多方面的 :目标模式——将“四个现代化”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间估计——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 ,预计
“法治”(the rule of law)与“依法治国”(the rule by law)的根本区别在于所依之“法”,仅仅用“of”和“by”两个字无法将这两种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区别开来。“the rule
本文对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把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变迁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革命时期"、未成功的转折时期、对国家思想的探索时期.作者认为,
托洛茨基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既有一些真知灼见,又有明显的矛盾甚至错误之处.他深刻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关系,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工农之间、工业内部都要按市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