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乡下人”意识的情感变迁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作为一种身份符号还是情感认同方式,“乡下人”意识贯穿了沈从文毕生的文学创作和生命历程。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下,沈从文的“乡下人”意识初显;随着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成熟,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乡下人”作为他一个成熟的生命符号与都市世界分庭抗礼,建构起其本体与精神的生存方式。20世纪40年代是沈从文文学和人生的转型过渡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沈从文去世,“乡下人”这一身份认同从未缺席,并在岁月变迁中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情感属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调研的方法,总结阐述了延庆区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业用水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节水农业缓解水资源缺乏的现状,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原型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人类构建认知范畴的核心参照点,具有语境依赖性,受到个人认知模型和集体文化模型的影响。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在面向“一带
教育的质量与公平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金课”代表的是教育全部的价值意义、理想追求与艺术要津;是高等教育质量万不可缺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公平最有效的平衡器。深刻认
曾纪泽对中西教育差异的认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西教育构建的知识结构不同;一是不同知识结构所衍生的价值取向也存有差异。通过考析、比较中西教育的异同,曾纪泽萌发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中单808为试验材料,设置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无氮处理(不施氮肥)、无磷处理(不施磷肥)、无钾处理(不施钾肥)
罗拱诗由商返农,为兴门户而举债相搏,以读书仕进为罗泽南唯一选择。罗泽南初始则困于转徙坐馆授徒,继而因沉潜理学修炼,逐步以“治身”为人生终极境界,甘于置身缙绅之外,视“
通过对燕麦种子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发芽率测定与出苗率对比分析,明确了发芽试验方法及冀北坝上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出苗状况。结果表明:非种子生产条件下的燕麦品种发芽率较低,仅
以银行类金融机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其财务存续能力的影响为基本框架,采用会计、市场双指标评价其财务存续能力,利用利益攸关方细化社会责任,通过构建静态、动态滞后面板数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总结日本、韩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经验,从完善立法保障、聚焦保护与传承的平台建设、多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