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对大鼠骨组织破骨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sh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氟对大鼠骨组织中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方法

将20只清洁雄性3周龄Wistar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染氟组饮用含氟100 mg/L的蒸馏水,饲养3个月。观察大鼠氟斑牙情况,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骨氟蓄积量,光镜观察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鉴定骨组织中破骨细胞,定磷法检测血清钙调磷酸酶(CaN)活力,二喹啉甲酸(BCA)法检测血清总蛋白浓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钙(Ca)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钙调蛋白(CaM)含量。

结果

实验结束时,对照组无氟斑牙检出,染氟组大鼠均有氟斑牙表现;染氟组大鼠骨氟含量[(4 460.671 ± 418.548)mg/kg]高于对照组[(582.534 ± 58.342)mg/kg,t=-29.020,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大鼠骨组织中呈现骨小梁普遍变粗、骨质融合、骨矿化不全等改变;染氟组大鼠骨组织中TRAP染色阳性信号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染氟组破骨细胞形成数量[10(5~ 12)个]也显著多于对照组[3(2 ~ 4)个,U= 92.5,P < 0.01];染氟组大鼠血清中CaN活力[(3.334 ± 0.654)nmol/mg 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1.289 ± 0.361)nmol/mg prot,t=-6.346,P < 0.01],两组大鼠血清中Ca和CaM含量无显著差别,而染氟组MDA含量[(7.703 ± 2.954)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958 ± 1.965)μmol/L,t=-2.968,P < 0.05]。

结论

过量氟可导致大鼠骨组织中破骨细胞生成增多,其机制可能为氟通过氧化应激途径刺激机体内CaN活性的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用过氧化氢作为主要消解试剂的原子荧光测定尿砷含量的方法(以下称本方法),探讨其在地方性砷中毒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管式自控电热消化器(60孔)和配套特制刻度消解管消解尿样,消解试剂以过氧化氢为主,辅以少量硝酸、硫酸。消解完成后直接在消解管中加入相应试剂,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测定结果计算线性关系。本方法做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样品稳定性实验,并
目的分析贵州省遵义市历史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县儿童氟中毒病情及防治现状,为地氟病的可持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对遵义市5个县(区)内所有病区村的8~ 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调查病区村所有居民户改良炉灶和炉灶使用情况,供人食用的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情况。氟斑牙诊断依据《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执行。结果在遵义市5个病区县(区)共检查115 840名
期刊
@@
目的探讨慢性砷中毒对大鼠附睾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2(VEGFR2)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为160~ 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高[60.0 mg/L亚砷酸钠(NaAsO2)]、中(12.0 mg/L NaAsO2)、低(2.4 mg/L NaAsO2)剂量组和对照组(蒸馏水),每组10只,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连续染砷
期刊
@@
目的通过对2007-2015年《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原《中国地方病学杂志》)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论文被引用频次,为编辑部组稿提供方向。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www.wanfangdata.com.cn/),检索2007-2015年《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发表的被引频次≥15次(即高被引)的论文,检索日期截至2017年3月20日。从论文发表时间、栏目、作者、单位、地区分布、基
目的评价陕西省74个碘缺乏病实验室水碘检测能力,保障2017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工作质量。方法2017年,选择陕西省11个市级和63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地方病防治所实验室,对高、低浓度的水碘质控样品进行测定,采用Z比评分法评价水碘质控检测结果。结果参加质控考核的74个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全部反馈,71个实验室合格,合格率为95.95%;3个实验室不合格,占4.05%。结论2017年陕西省碘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分离人源布鲁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布鲁菌感染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的27株人源布鲁菌进行常规细菌学和分子鉴定;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6方法,对其中9株菌进行分子分型及聚类分析;采用PCR方法对16个毒力基因在27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7株菌常规细菌学方法和PCR方法均鉴定为羊种布
目的了解水源性高碘地区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探讨甲状腺结节的患病原因。方法选择山西省水源性高碘地区文水县高车村18~ 65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除外),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尿碘含量测定以及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286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1.1%(89/286),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5.7%(35/136),女性检出率为36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感染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2015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甘肃省靖远县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检索病例,以实验室确诊的布病职业人员作为病例组,以同期非布病的职业人群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社会学特征和职业暴露特征信息;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人员感染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 012份,其中病例组20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