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国家面临的现实困境激发了士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在这种民族意识之觉醒与民族危亡之担忧的双重意识之下,思想文化领域涌现出两种不同的救国路线.以陈亮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分别就如何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提出各自的主张.两派的争辨反映了儒家内部在道德认同上发生了严重地危机.他们采取的救国路线,也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士人立足于传统儒家的学术立场而展开的具有强烈家国天下意识的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