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围手术期外周血微转移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外周血微转移定量检测的理想途径,判断手术对微转移的影响程度.方法 对40例可手术的食管癌分别于手术前1天(记为B-1)、手术刚结束时(记为B0)和手术后第3天(记为B+3)取外周中心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并提取总RNA,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癌胚抗原基因(CEA mRNA)表达水平,以胸部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CEA mRNA拷贝值在B-1、B0和B+3取样时间点的中位值分别为1592、13 314、6221拷贝/ml.且在B0及B+3处的CEA mRNA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在B-1处的表达水平(P值分别为0.0001和0.0209).CEA mRNA表达水平在B0处高于B+3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6).结论 手术操作使得患者外周血的CE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术后第3天有部分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高水平的CEA mRNA,表明手术促进微转移的发生,有必要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其他文献
摘要 高校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已经引入,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基本理论。为了进一步的完善高校的音乐演唱体系,需要对音乐演唱教育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究。“个性”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培养方向,是教学约定俗成的教学目标,可见,音乐演唱中的个性化表现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本文则从音色、演唱习惯和综合表演三方面对“个性”演唱进行研究,为培养“个性化”的音乐人才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