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之我见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区角活动又称为区域活动,它是幼儿集体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区角活动能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组织孩子进行区角活动时,如何提供有效可行的指导,应该是值得每一位幼儿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有效指导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把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设置摆放多种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场地,在其中通过与游戏材料、环境、同伴充分互动而发展提高。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幼儿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作为幼儿教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指导。
  一、游戏前的综合指导
  1. 教学目标的制订
  区角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以幼儿发展为前提,因为幼儿年龄的差异,教学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订可行的活动目标。如角色游戏,小班主要以过家家的形式,中班孩子主要以学校、医院的形式,大班主要以餐厅、超市、银行等形式。抓住其兴趣,就能很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角活动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后,就要有针对性地投放活动材料。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喜好和教学目标进行投放。
  比如在“表演区”,教师可陈设一些简易的服装、表演道具,让幼儿模拟各种情景进行表演,可大大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
  在“数学区”教师可以多投放一些饮料瓶盖、豆类、小石子、奇妙的转盘、串珠等,这类操作性强的材料可以锻炼孩子的操作能力。材料的投放应随着幼儿技能的掌握增加。
  二、游戏中的观察指导
  1. 做好观察记录和反思
  区角活动是为幼儿发展而存在的,但是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容忽视。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关注幼儿学习特点和能力,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教师关注幼儿就需要多动脑,多动手,随时观察并认真记录。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记录和反思,如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存在的问题等。有了深入反思才能帮助教师不断发现区角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促使幼儿在这样自主的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 教师的指导方法要多样
  (1)启发性的语言。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也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启发性提示。如在一次中班点餐活动中,乐乐是点餐员,豆豆是传菜员,还有5个小朋友是顾客,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都很开心。不一会儿,点餐员、传菜员没事干了,教师对他们说:“还有很多人下了单,要送外卖呀!你们怎么忘了?”于是幼儿又进入角色,忙着安排外賣了。
  (2)角色的补充和替代。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是需要激发的。比如,有一次在表演区,几个幼儿在进行自由表演,教师在旁边观看发现幼儿不会配合,自己表演自己的。于是,教师以观众的身份融入活动中:“我可以欣赏你们的表演吗?”都很高兴:“好呀!”“你们表演的是什么?我想看白雪公主,有吗?”“有。”幼儿开始找道具,讨论起来:“你是红果果,我是绿泡泡……”有了观众,幼儿演得更投入、更专注了。
  (3)同伴互助。同伴的互助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比如教师要求幼儿用卡纸进行装饰。有的幼儿拿起卡纸就开始乱剪。教师随即诱导:“你想剪什么呀?”“老师,我想剪章鱼。可是有很多的脚,太难剪了。”“你问问其他小朋友,看看谁可以给你帮忙。”在同伴的帮助下他完成了作品。在得到教师的赞赏后,幼儿的喜悦溢于言表。同伴间的互相帮助激励了幼儿的潜力,也获得相互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后的评价指导
  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小结、评价和指导。对好的提出表扬,不太好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为下次活动提出要求。教师组织的评价活动可以有很多种,评价的时机也应该有所区别。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参与评价,这样能发挥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区角活动是幼儿活动之一,也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不断地观察发现与研究探索中积累实践经验,教师才能从中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何拉目草(1980 — ),女,藏族,甘肃卓尼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