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定中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意”,文之先也。“意”是“文心”,是“灵魂”,也是作者内心意愿、精神的需求。作文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就在立意的优劣,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注重立意。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时三思而行,确保文章立意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关键词: 作文写作 三思而行 立意
  文以“意”为主,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们表现了新意、深意。“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因此,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先立好意。
  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了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了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
  简单地说,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一、一思
  此次思考主要是确保立意的正确与集中。所谓“正确”,包括思想内容的健康积极和文章的立意符合题意的要求。落笔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文章中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而且必须按题意要求确定主题。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一篇文章不管语言怎样生动,表现技巧怎样高明,如果思想内容是错误的,就不能算好文章。
  所谓集中,指作文写作时最好讲一个中心。一篇文章如果什么都想说,则必然什么也说不清,学生在写作中,往往认为写得越多,意思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文章立意的一种错误认识。须知,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思想可以丰富,但主题必须集中,只能有一个主题。
  魏巍曾说:“一篇东西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地解决问题。因为那个意思也没说透,怎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呢?”一些学生写文章时往往写“好几个意思”,没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具体在写作时,首先要就所给话题或标题、材料、提示语等进行正面联想切入,可以从“要怎样”、“应该怎样”的角度出发,从正面角度直接切入。如:在写“诚信”为话题的文章时,可以从“要诚信”的角度切入,谈“诚信”的必要性及获得“诚信”的途径。第一次思考时,我们想到的大多是众人之所想,此次所想多是较一般的平淡的粗糙的立意。在这一过程中,文章的大概方向虽确定了,但失之精细,就想得高分的学生来说是不足取的。但这次思考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文章的一个切入点。事实上,分析试卷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中等分数的文章,立意往往都是如此。
  二、二思
  此次思考主要是确立立意的新颖性。立意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如果文章主题一般,不新颖,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苏轼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选择主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文章立意“站”的方位太一般化,取的“角度”不新颖,那么主题就欠新。因此,学生不可想到生活中的一点现象就拿出来随意涂抹,而应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书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
  作家叶文玲说得很中肯:“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里实际上就谈到立意要新颖。因此,确立和提炼文章主题,要力求有所创新。
  此次思考,我们可以用线形思维和球形思维的方式进行联想。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思维方式,包括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在线性思维中反向联想是常用的方式,球形思维则是指围绕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全方位发散的思维的方式。
  此次思考可以以第一次的思维为基点进行反向联想(亦即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二次思维与一次思维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明显会上一个台阶,高一个层次,说这次思考的过程是一个脱茧化蝶的过程毫不为过。例如:在做“细节”为话题的作文时,在联想到大多数人都想到的立意“注重细节”后,其实可反向思考:我们强调不可过于注重细节难道不行吗?当然可以。这样一来我们不就避开了大多数人的普通的立意了吗?当然,这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情况肯定要比这复杂,但道理是相通的,只要抓住这一基本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在此次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球形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如在看见“蝗虫”一词时,可以联想到害虫、专吃粮食、被捕、生灵、童年、自由等,从中可以选取一个有关的但是非大众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的操作自然要比那些拿到试题就写的学生要好得多。
  三、三思
  此次思考是一个完善、定型的过程,主要是让文章立意深刻。立意不仅要正确、集中、新颖,还要力求深刻。什么叫“深刻”?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就是“深刻”。在此次思考中我们得学会通过联想将文章立意与社会现象、时代精神、人文道德等相链接。有些文章,给人的感染力十分强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立意深刻,“發人所未发”。浮光掠影的东西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文章的人要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分析,从中提炼闪光的东西。如果我们提笔写学雷锋、送温暖的好人好事,只停留在事情的一般记叙,当然不会动人;如果剖析人的心灵,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涂抹上未来的灿烂色彩,文章的深度、广度就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学生要常练习提炼主题,也应多从生活中提炼闪光点,这样对确立深刻的主题大有帮助。
  文章只有开掘深刻的意蕴和哲理,才能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许多人的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开发”和“挖掘”出反映现象所蕴含的本质的意义,定能做到如明末学者黄宗羲所说的“凿开顽璞,方始见玉”,写出主题深刻的文章。如歌剧《白毛女》,开始作为“破除迷信”题材写,后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两个思想结合写,最终提炼出这样的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由此可见,立意要深刻,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挖掘”。这与挖井一样,井挖得越深,水见到就越多,写文章“挖”得越深,主题就越深刻。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就前两个思考的结果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最终形成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独特的构思。在这一阶段,“综合”性思维是关键。如在做“听从他人与听从自己”为话题的文章时,可以从“我们既要听从自己又要听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立意就能综合、典型。当然,我们可以就前面的思考进行“发散性”联想,同样还是“听从他人与听从自己”为话题的文章,还可以从“我们要听从他人但更要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或可显得新颖、独特而又经典,相信运用“综合”思维这样的手段后的立意毫无疑问要比单纯写“我们听从自己应多与听从他人”或“我们听从他人要多于听从他人”这样简单粗浅的立意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说得好:“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在三思而后行后,在作文立意这方面,莘莘学子的困惑或许会少一些。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班级中有许多英语后进生,这些学生在词汇越来越多、语法越来越难、课文越来越长、写作要求不断提高的实际状况下,更显出英语成绩薄弱、为难情绪加重。激发和培养后进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重点论述为他们点燃兴趣之火、照亮成功之路的具体做法,以期共享。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后进生 兴趣培养  后进生是英语教学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摘 要: 现在的初中生是数字技术的受益者,也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受害者。其正處于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自控能力低,是非辨别力尚未成熟。智能手机的兴起对初中生“两利十弊”,必须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从而正确引导他们使用手机。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教学效果 自制能力 厌恶学习  一、引言  秦都中学是秦都区市内唯一的社会初级中学,学校硬件设施好,教师队伍素质高,在咸阳市率先进行了教学改革。21
摘 要: 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准确和客观的评价,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领域一项突出而紧迫的任务。通过查找大学生的就业数据,发现当前大学生出现了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情况,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在高校层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质量
摘 要: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职业活动的重要环节,还是教师的重要能力。无论对教师的成长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及教育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往往缺乏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分析教学反思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希望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教师 反思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反思指教师对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心中有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心中有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熔铸师魂……”当初为人师的我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本扉页上的时候,“用爱熔铸师魂,用真诚撒播希望”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便带着这无言的承诺整天陪伴于学生中,望着一张张
摘 要: “绘本教学”研究是教师在分析、利用绘本元素的基础上,让幼儿自主感知、操作、模仿和想象,并通过虚拟情境再现绘本场景,从而激发幼儿玩兴,并从中获取多方经验和能力的一种游戏。但对小班孩子而言,他们集中注意时间短,这样的静态阅读又较枯燥,很难维持其长久的阅读兴趣。将猜想游戏、角色表演游戏、艺术游戏、体育游戏等多元化游戏运用于绘本教学中,可让孩子在玩中阅读,在玩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绘本体现的情感。
摘 要: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处于教师发展入门阶段的师范生而言尤为重要。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师范生毕业生入职后教学研究能力薄弱,专业发展进程较慢的现状,作者认为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反思习惯非常重要。这其中,意识培养是关键,行为养成是基石,一旦反思习惯养成,就会促进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反思性与创新性教学。  关键词: 教学反思能力 英语专业师范生 培养途径  一、引言  反思是新时代需要的最重要的教师专业素
摘 要: 体育教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科研先导作用”,抓好体育教研组教研建设,是决定体育课题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文章从中学体育教研组自身出发,切实加强课题研究,不断探索总结一些提高全体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教学效率的做法,并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和可操化。  关键词: 体育教研组 科研建设 经营管理  体育教研组是学校教育中开展教学与科研最基层的组织,是学校体育中的研究实体,开展体育教学教材教法的研究、
摘 要: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指导教师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文章探讨了选任指导教师的标准及指导教师科学严格的过程管理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 指导教师 本科毕业论文 写作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提高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提高本科
摘 要: 作者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在多年教学历程中,感悟到语文是一门与学生成长、修养、性格塑造等方面息息相关的学科,高职语文教学应该是一段“美的历程”,陪伴高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欣赏美、感受美,具备美的眼光,探究美的价值。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作者有一点领悟非常深刻,高职生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驿站,因此不少学生对课堂学习比较不重视,而吸引人的课堂才能实现高效。作者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