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王女士陈述:
在2004年,我丈夫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患上了抑郁症,之后夫妻双方便因生活琐事不断争吵,2005年经过医生的诊断,确定他患上精神病。多年来,他的治疗均不见好转,他在发病的时候还经常打骂我,我已经忍受不下去,但是他现在有精神病。请问我能够与他离婚吗?
答: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男女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是准予离婚的一个基本条件。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
综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你丈夫在婚后患有精神病并且久治不愈,是你离婚的一个重要理由。
怎样的遗嘱才有效
汕头黄女士陈述:
我的婆婆年事已高,她害怕百年归老之后,继承人会对财产继承发生纠纷,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因此希望立一份遗嘱对她的财产进行必要的分配,以避免亲属之间的纷争。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样立遗嘱才算有效,希望能够给我们解释一下。
答: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四款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九条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4.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因此,若遗嘱中违反该规定,则该部分无效。
5.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可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
特约主持:吴枫
电子邮箱:jmwyxielx@126.com
在2004年,我丈夫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患上了抑郁症,之后夫妻双方便因生活琐事不断争吵,2005年经过医生的诊断,确定他患上精神病。多年来,他的治疗均不见好转,他在发病的时候还经常打骂我,我已经忍受不下去,但是他现在有精神病。请问我能够与他离婚吗?
答: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男女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是准予离婚的一个基本条件。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
综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你丈夫在婚后患有精神病并且久治不愈,是你离婚的一个重要理由。
怎样的遗嘱才有效
汕头黄女士陈述:
我的婆婆年事已高,她害怕百年归老之后,继承人会对财产继承发生纠纷,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因此希望立一份遗嘱对她的财产进行必要的分配,以避免亲属之间的纷争。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样立遗嘱才算有效,希望能够给我们解释一下。
答: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四款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九条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4.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因此,若遗嘱中违反该规定,则该部分无效。
5.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可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
特约主持:吴枫
电子邮箱:jmwyxiel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