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病人行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原因及治疗策略

来源 :安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病人行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30例行颅骨修补术的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继发硬膜外积液分为未发组100例及继发组30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诱发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原因及治疗策略.结果 单因素比较提示,未发组与继发组中线移位距离[>5 mm为32.00%比60.00%,≤5 mm为68.00%比40.00%]、骨瓣边缘距中线距离[>2 cm为19.00%比40.00%,≤2 cm为81.00%比60.00%]、是否存在硬膜下血肿[有:34.00%比80.00%,无:66.00%比20.00%]、皮层切开与否[是:30.00%比50.00%,否:70.00%比50.00%]、引流管拔除时间[(3.25±0.20)d比(1.85±0.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线移位距离、皮层切开、引流管拔除时间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病人行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30例继发硬膜外积液病人经保守治疗、穿刺引流治疗后均临床治愈.结论 中线移位距离、皮层切开、引流管拔除时间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病人行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重要诱因,结合病人实际予以保守治疗、穿刺引流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126例,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57例和轻度窒息组69例.另根据病儿出生后5~14 d颅脑B超、CT或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将入组病儿分为脑损伤组(77例)和无脑损伤组(49例).另选取同期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12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新生儿血清U
目的 比较选择性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s-TUPKP)与传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TUPKP)治疗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10 mm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湘潭医院收治的188例IPP≥10 mm高危BPH病人,其中采用选择性TUPKP为观察组92例,采用传统TUPKP为对照组9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对比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最大尿流率(Qmax)、残
目的 研究经肛门直肠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至2019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手术的32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采用TEM术,对照组采用经肛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腹痛和肛门下坠感、术后便血、尿潴留).结果 随访3~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1±5.6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感染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临床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3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9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病人刚入院进行隔离时及经抗病毒治疗病毒核酸转阴后解除隔离出院时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等指标,分析对比前后指标变化.结果 入选的2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轻型3例,普通型15例,重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其中男性12例(41.38%),女性17例(58.62%);
目的 探讨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及诊治OSAS病人肾功能损害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OSAS病人150例,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采集空腹血样测定Cys-C、肌酐、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对照组30例(AHI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血清Cys-C水平[(0.96±0.31)mg/L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