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市场上,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工程索赔不可避免,索赔作为一种重要的合同行为,对合同的履行结果影响巨大。索赔不仅可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润。因此必须谨慎处理,本文对建筑索赔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施工索赔;索赔管理;索赔程序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下,工程施工中的索賠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目前工程投标中,市场的竞争表现得日趋激烈, 低价中标已被公认为规律操作,而业主往往忌讳索赔,承包商不懂索赔,监理工程师不善于处理索赔。因此提高对索赔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二、索赔的概念、分类和成因
工程索赔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必定存在着合同履行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出现了损失,损失一方对另一方由于违约给自己造成损失索取赔偿的行为。索赔在狭义上一般是指施工索赔,也就是指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的要求;在广义上,索赔包括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的索赔和业主向承包商提出的索赔。索赔作为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是遭受不平待遇的承包商理应为自己争取的合理偿付。更深一层次,施工索赔就是承包商由于非自身原因发生合同规定之外的额外工作或损失所要求进行的费用和时间的补偿。索赔一般具有下列特征:一,索赔发生的一项重要前提就是造成了既成经济损失;二,根据法律规定或在合同中对造成经济损失如何进行责任的承担有约定;三,经济损失的责任与本方无关,也就是说经济损失的造成原因中无本方过错存在,而是应由合同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下造成的;四,索赔的进行需要按照程序来进行。
索赔因其对象不同、影响不同、要求不同以及所依据的理由或是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种类发生的索赔。按照索赔要求,又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因当事人不同,索赔可发生于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承包人与供贷人之间以及承包人与保险人之间。
引起工程索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同文件引起的索赔。合同条款用语含糊、不够准确、有漏洞存在、条款之间存在问题甚至矛盾、甚至条款的设置具有圈套性等等一起索赔。(2)因不可预见因素和意外风险引起的索赔。包括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风险。(3)设计图纸或工作量表中的错误引起索赔。(4)业主责任引起索赔。其中有拖延提供相关施工场地、拖延工程款的支付、指定分包商违约、业主提前占用部分工程、业主要求赶工或者更改设计。(5)承包方能力不可预见、监理工程师的错误指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索赔。
三、索赔的意义
索赔是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索赔是实现双方合同利益的体现。对业主方来说,正确地处理索赔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对施工方来说,是保护自己财产安全、谋取自身意义和追求企业发展的一项必要手段。
1、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
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合同管理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和合同管理有直接联系。
2、索赔是承包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承包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利因素影响的原因责任不属于己方,为了挽回这些实际工程成本的损失,承包商只有通过索赔这种手段才能得到。索赔是作为建造合同赋予承包的权力,是建造合同具体法律效力的一种重要体现。
3、索赔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索赔要求具有事实依据基础。因此,各职能部门要认真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当索赔案件发生时,及时出具资料和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索赔就无法成立。在合同履行中要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当合同完成后,应进行全面评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四、我国的索赔现状分析
1、我国建筑索赔的现状
(1)、施工企业对工程索赔的认识不足,索赔的概念缺乏深刻理解,只认定发生索赔就必受法律惩罚,而采取一些违背常规的手段,最后导致更多损失。国内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把索赔定意成对业主的一种惩罚,有些甚者把索赔当做一种要挟手段。事实是,索赔的性质属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来。这种思想和索赔的基本出发点是相违背的。
(2)、法律意识不足。我国部分工程项目企业在施工合同管理、企业内部管
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松散、计划实施不严密的问题。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承包商分不清依法赔偿和依法惩罚,就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处理解决纠纷,而很难正当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承包商为了揽项目片面的认为“业主就是上帝”,从根本上就没有具备索赔的思想。这是严重的意识不足的表现。
(3)、索赔人才缺乏。只有让参与索赔管理工作的人员透彻理解相关法律条文,同时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财会贸易、公共关系等业务知识,能全面掌握施工的各个环节,才能使索赔变得有理有据。
(4)、工程索赔管理方法落后。由于建筑企业人员素质的相对落后,导致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先进实用的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成为了企业用来装饰门面的摆设。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比如网络计划法,处理工期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工程索赔管理的重要环节。
2、对策研究
(1)、建立索赔管理系统。工程索赔是一个系统,索赔系统目标的实现与参加这个索赔系统工作的人、工作方法、物资和组织有关。索赔工作任务应该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序,进行分类分
组处理。要解决“有问题时找谁”和“对谁负责”的问题。
(2)、寻找索赔机会。通过工程成本分析和工程工期分析,可以发现索赔机会,并且为正式索赔提供准确可靠的计算依据。把握住施工索赔机会,及时提出索赔申请,并保证索赔的成功的机会。
(3)、提高施工索赔意识。承包商要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必须着重加强索赔意识的培养。强化承包商的法律意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承包商的合同意识,利用合同条件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监督对方的合同履行,同对方的违约行为抗争。对承包商来说,如果没有高度的风险意识,随时都会对其经济利益构成威胁。
(4)加强施工索赔管理。合同文件是索赔的依据,索赔是合同管理的继续。应当加强合同管理。通过施工计划和实际施工状态对比分析发现索赔机会。索赔往往发生在不能及时达到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应当加强计划管理。索赔值是以合同报价为计算基础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差,分析由于干扰事件引起的直接成本损失和间接损失,以便准确合理地计算索赔值。
(5)、提升管理队伍素质。未来竞争取胜的关键是人地素质高低。索赔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代表着在索赔事件中可以为承包商争取到的正常经济利益。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知识结构,对内因企制宜,加强培养和应用;对外加大投入力度高薪引聘,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更好、更快与国际接轨。
五、结束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索赔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施工索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严格按程序办事。我国施工企业在索赔中的合理运用处理还比较粗浅,因此对于索赔问题的研究应当进一步的深入和付诸实践,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学协会.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 二) [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4】成虎.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实用大全〔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1).
【关键词】:施工索赔;索赔管理;索赔程序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下,工程施工中的索賠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目前工程投标中,市场的竞争表现得日趋激烈, 低价中标已被公认为规律操作,而业主往往忌讳索赔,承包商不懂索赔,监理工程师不善于处理索赔。因此提高对索赔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二、索赔的概念、分类和成因
工程索赔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必定存在着合同履行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出现了损失,损失一方对另一方由于违约给自己造成损失索取赔偿的行为。索赔在狭义上一般是指施工索赔,也就是指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的要求;在广义上,索赔包括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的索赔和业主向承包商提出的索赔。索赔作为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是遭受不平待遇的承包商理应为自己争取的合理偿付。更深一层次,施工索赔就是承包商由于非自身原因发生合同规定之外的额外工作或损失所要求进行的费用和时间的补偿。索赔一般具有下列特征:一,索赔发生的一项重要前提就是造成了既成经济损失;二,根据法律规定或在合同中对造成经济损失如何进行责任的承担有约定;三,经济损失的责任与本方无关,也就是说经济损失的造成原因中无本方过错存在,而是应由合同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下造成的;四,索赔的进行需要按照程序来进行。
索赔因其对象不同、影响不同、要求不同以及所依据的理由或是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种类发生的索赔。按照索赔要求,又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因当事人不同,索赔可发生于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承包人与供贷人之间以及承包人与保险人之间。
引起工程索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同文件引起的索赔。合同条款用语含糊、不够准确、有漏洞存在、条款之间存在问题甚至矛盾、甚至条款的设置具有圈套性等等一起索赔。(2)因不可预见因素和意外风险引起的索赔。包括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风险。(3)设计图纸或工作量表中的错误引起索赔。(4)业主责任引起索赔。其中有拖延提供相关施工场地、拖延工程款的支付、指定分包商违约、业主提前占用部分工程、业主要求赶工或者更改设计。(5)承包方能力不可预见、监理工程师的错误指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索赔。
三、索赔的意义
索赔是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索赔是实现双方合同利益的体现。对业主方来说,正确地处理索赔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对施工方来说,是保护自己财产安全、谋取自身意义和追求企业发展的一项必要手段。
1、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
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合同管理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和合同管理有直接联系。
2、索赔是承包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承包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利因素影响的原因责任不属于己方,为了挽回这些实际工程成本的损失,承包商只有通过索赔这种手段才能得到。索赔是作为建造合同赋予承包的权力,是建造合同具体法律效力的一种重要体现。
3、索赔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索赔要求具有事实依据基础。因此,各职能部门要认真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当索赔案件发生时,及时出具资料和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索赔就无法成立。在合同履行中要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当合同完成后,应进行全面评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四、我国的索赔现状分析
1、我国建筑索赔的现状
(1)、施工企业对工程索赔的认识不足,索赔的概念缺乏深刻理解,只认定发生索赔就必受法律惩罚,而采取一些违背常规的手段,最后导致更多损失。国内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把索赔定意成对业主的一种惩罚,有些甚者把索赔当做一种要挟手段。事实是,索赔的性质属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来。这种思想和索赔的基本出发点是相违背的。
(2)、法律意识不足。我国部分工程项目企业在施工合同管理、企业内部管
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松散、计划实施不严密的问题。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承包商分不清依法赔偿和依法惩罚,就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处理解决纠纷,而很难正当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承包商为了揽项目片面的认为“业主就是上帝”,从根本上就没有具备索赔的思想。这是严重的意识不足的表现。
(3)、索赔人才缺乏。只有让参与索赔管理工作的人员透彻理解相关法律条文,同时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财会贸易、公共关系等业务知识,能全面掌握施工的各个环节,才能使索赔变得有理有据。
(4)、工程索赔管理方法落后。由于建筑企业人员素质的相对落后,导致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先进实用的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成为了企业用来装饰门面的摆设。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比如网络计划法,处理工期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工程索赔管理的重要环节。
2、对策研究
(1)、建立索赔管理系统。工程索赔是一个系统,索赔系统目标的实现与参加这个索赔系统工作的人、工作方法、物资和组织有关。索赔工作任务应该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序,进行分类分
组处理。要解决“有问题时找谁”和“对谁负责”的问题。
(2)、寻找索赔机会。通过工程成本分析和工程工期分析,可以发现索赔机会,并且为正式索赔提供准确可靠的计算依据。把握住施工索赔机会,及时提出索赔申请,并保证索赔的成功的机会。
(3)、提高施工索赔意识。承包商要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必须着重加强索赔意识的培养。强化承包商的法律意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承包商的合同意识,利用合同条件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监督对方的合同履行,同对方的违约行为抗争。对承包商来说,如果没有高度的风险意识,随时都会对其经济利益构成威胁。
(4)加强施工索赔管理。合同文件是索赔的依据,索赔是合同管理的继续。应当加强合同管理。通过施工计划和实际施工状态对比分析发现索赔机会。索赔往往发生在不能及时达到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应当加强计划管理。索赔值是以合同报价为计算基础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差,分析由于干扰事件引起的直接成本损失和间接损失,以便准确合理地计算索赔值。
(5)、提升管理队伍素质。未来竞争取胜的关键是人地素质高低。索赔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代表着在索赔事件中可以为承包商争取到的正常经济利益。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知识结构,对内因企制宜,加强培养和应用;对外加大投入力度高薪引聘,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更好、更快与国际接轨。
五、结束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索赔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施工索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严格按程序办事。我国施工企业在索赔中的合理运用处理还比较粗浅,因此对于索赔问题的研究应当进一步的深入和付诸实践,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学协会.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 二) [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4】成虎.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实用大全〔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