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理解正确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或理解不正确的循循善诱,启发指导,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创新能力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因此,教师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把阅读教学的过程转换为学生主动从课文中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
  
  二、培养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求异
  
  1.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教师应在语文教学的各处环节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指点发问的途径。
  2.走出求同的圆圈,训练思维的多向性。多年来,阅读教学因受《教参》等教辅资料的影响,教师的思维被圈住了,学生的思维随之被束缚了。要想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必须率先走出求同的圆圈——摆脱《教参》等资料的束缚,从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入手。
  
  三、培养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驳问,尊重其理解水平
  
  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尚未打破,教师依然主宰着课堂。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这个角度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改变居高临下的角色意识,自觉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的自觉探究。
  
  四、培养创新思维要创设情景,拓展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事物不断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然而,创设情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善于提出问题,揭示课文的不同特色,设计一些令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求知的积极性。例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可以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空中楼阁,然后说一点自己的感受:你会把心目中的楼阁建在哪里?然后再引导同学把心目中的楼阁跟李乐薇的空中楼阁作个比较。这样阅读就会增添学生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思维和求知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天空灰得像哭过,离开你以后,并没有更自由。酸酸的空气,嗅出我们的距离,一幕锥心的结局,像呼吸般无法停息……”这首歌从一开始就用一个“哭”字奠定了整首歌的基调,笼罩着淡淡的忧伤。  说到“哭”,相信谁都不会感到陌生。所有人都是以哭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思想,又还不会说话,除了吃和睡,就只能哭了。  渐渐长大后,我们开始有选择地哭。当我们失意或是悲伤时,才会放声大哭或是悄悄落泪,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转变观念是达到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程优势;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着眼于时代要求,主动发挥语文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课堂实验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
【摘 要】中学语文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选的文质兼优的典范文章,这为我们教书育人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有些课文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康情感品质的最佳教材.因此,作为教师应懂得如何把握好机会紧扣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知之理,动之情,力之行。  【关键词】相互理解;紧贴时代;新知识    同一篇文学作品,不同的人阅读欣赏时,对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感受
【摘 要】要想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应试成绩双赢”。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目标;方法    长期以来,以词义和翻译为主要考查内容的文言文考试,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了文言文教学,原本十分精彩的作品,在教学中只剩下了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语法讲解,不经意中忽略了文言文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认识上的困惑,必然导致教学
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让我们看到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型商务模式下农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资料汇总、实际考察等方式
互联网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业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就是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教育结合的产物。在"互联网+教育"的趋势
本文以2006年全国I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为例,探讨通过一定的训练。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抒情散文阅读把握不准确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国内外商务市场在电子商务人才竞争领域也日趋激烈化,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受到这一问题的干扰与限制。当下我国高校在电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诗词中有关美人如花的比喻,探讨文学创作中有关比喻的贴切运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