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日本]佚名 编译/周吴
  
  有一天夜里,N先生在床上睡着以后做了个奇怪的梦。他居然梦到有一座大山在向自己召唤。也不知是什么道理,反正只觉得自己被那座大山强烈地吸引着,居然难以摆脱,直到醒来时这印象还记忆犹新。并且,那座山也不是什么陌生的山,而是站在窗口极目远眺时依稀可辨的那座山。
  第二天晚上,N先生又做了个同样的梦。那座大山的形象更为鲜明,而他被那座山所吸引的感觉也越发的强烈了。N先生起床以后稍微想了一会儿,突然,他恍然大悟地拍着大腿叫了起来:“哎呀,对了。这可能是关于地下埋了金银财宝的梦中启示。我曾经在哪一本书里读到过那种根据梦里的启示可以发现宝藏的故事。”
  N先生心情异常激动,兴奋得差不多跳了起来。可是,他很快就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确定了宝藏是在那座山里,但要把那么大一座山仔仔细细、毫无遗漏地搜寻一遍却是件非同小可的难事。哪怕是全力以赴,日夜不停地去干,也得用好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呢。如果能够清清楚楚地知道宝藏所在的确切地点那该多好啊!可是,关于这一点却毫无线索。
  第三天的晚上,N先生念念不忘地想着这件事进入了梦乡,果然如愿以偿,山上的一处地方,特别鲜明的在梦中浮现了出来。N先生赶紧一骨碌爬起来,把这处地方在地图上标出来。
  第四天的早晨,N先生把一切都准备妥当,带好了镐和锹之类挖土的工具,当然,为了把宝藏背回来,他还特意准备好了一只大而结实的帆布背包。
  N先生小心翼翼地出了门,三步一回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随时提防着别人跟踪。他乘上了高速列车,下了火车之后又换乘公共汽车返回,最后便徒步前往目的地。
  上山的道路相当陡峭,N先生的体力本来就不太好,渐渐地,他快要吃不消了。可是,他咬紧牙关坚持着,一步一步向上走去。
  N先生一边查看着地图一边前进,终于接近了那个在梦中出现过的地点。可是,N先生却站住脚歪着脑袋纳闷起来。在那个地方居然有一间小屋子,里面好像住着什么人。
  难道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发现了这儿的宝藏?
  N先生心里充满着疑问,快步走过去敲了敲小屋子的门,试探着问:“有人吗?”
  “请进来。”从屋里传出答话声。
  N先生走进去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颤巍巍地从里面迎过来。N先生定睛仔细地瞧了瞧,看来这位老人不像是猎人或者守林人,似乎是知识渊博的学者。N先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呆呆地站着默不作声。
  于是,这位老人便开口问道:“你到这儿来有什么事情?”
  “老实说,我是由于在梦中得到启示才到这儿来的。”N先生理直气壮地高声喊叫着答道。
  可是,老人却忍不住掩面笑了起来。N先生仔细一想,自己没头没脑的说出这句话来被人取笑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老人却越笑越起劲,最后干脆肆无忌惮地捧腹大笑起来。
  N先生有一点恼火:“对于我的回答感到好笑,这我无权阻止。可是,你这未免太没有礼貌了吧。”
  “不,请你别误会。我并不是在取笑你。我是因为自己的实验获得了成功,感到非常高兴才会这样开心大笑的。”老人这样解释说。
  N先生一脸的迷惑,不解地问:“你所说的实验,到底是什么实验?”
  老人还在笑着,用愉快的声调这样回答:“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我就在这荒僻的山野里造了一间小屋子,独自一个人居住在这儿,长年累月进行研究工作。现在我的研究终于大功告成了。”
  “那么,你是在研究什么?”N先生感到非常的好奇,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老人走到一台装置旁边,一边指着装置一边说:“这是我研究出来的一台装置,这是一台专门用来吸引人的装置。我把这台装置对准城里,并且启动了开关。结果,你就被吸引到这儿来了。看来这台装置的效果相当理想。谢谢你的大力协助。”老人说完以后又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是一台奇形怪状的装置,其内部密密麻麻布满了错综复杂的线路,在装置顶端有一根细长的天线直接朝着城市的方向指去。也许这根天线的方位正对准着高层建筑公寓里N先生的那间卧室。
  老人得意洋洋地笑个不停,可是N先生却气得两眼冒火,浑身发抖。
  事实已经很清楚,这里没有什么宝藏,N先生的寻宝计划已然落空。N先生几乎歇斯底里地大叫道:“你这个可恶的老家伙,真是岂有此理!竟敢未经他人同意就擅自把别人用来做实验。”
  N先生怒气冲冲地挥起那把带来的镐,对准这台装置猛然砸了下去。只听“哐啷”一声,装置被砸得粉碎,各种大大小小零件散了一地。
  见了这番情形,老人立刻收起了笑容,显出了大失所望、极其伤心的神情:“你怎么这样蛮不讲理!如果我事先向你征求意见,肯定会遭到拒绝的,因此也就无法进行实验了。我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才把这台装置研制成功,现在已经再也没有精力重新制作一台了。你既然辛辛苦苦的来到这里,我本来想把这一台装置送给你的,可是你却砸掉了。”
  N先生不禁慌了手脚,他冷静地一想,便觉得这确实是一台极精妙的装置。如果把这台装置放在自己经营的那家百货商店里,那将能吸引来多少顾客啊。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台专门用来吸引人的装置就是发财工具,就是大宝藏,很可惜的是,N先生竟然把这台装置砸掉了。
其他文献
踏过如歌的花季,走过如诗的雨季,忽然发现:以前的欢笑和悲伤,都已悄然放在旧时的枕边。孩提时眼中瑰丽的红霞,被晚归的大雁带走,眼中少了些顽皮天真的光彩。“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现在看来不过是强说愁而赋的新词。然而,成长的代价却带给了我许多真实的烦恼……  随着时光的飞逝,在现今社会、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导下,在每一个莘莘学子的心中打下了一个坚实的信念。若想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需要四个字“出人头
为纪念中国电视剧诞辰60周年,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与中国传媒大学目前正在编撰一套“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丛书,拟对60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成绩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全景式的记录。  丛书共分为六卷:《中国电视剧编年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创作篇》《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产业篇》《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理论篇》《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剧目篇》《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人物篇》,共约240万字。  《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人物
我晚熟得吓人,十四五岁竟不知痘为何物。见旁边的同学脸上满目疮痍凹凸有致,而自己只是偶尔一痘独秀,不禁凭空暗添几分庆幸。  但好景不长。十七岁这年夏天,我开始恐慌起来。原因是那一二粒“一枝独秀”的痘痘在仿效英国搞“圈地运动”,并迅速占领我脸部其它领土。  望着镜子里面我面部领土大片大片地沦陷,我开始深感“痘”劫难逃,可是我不甘屈于“痘”的淫威之下,于是思量着也搞一场“斗痘”运动。  运动的形式采用最
律政剧一直是现实题材影视剧的重要类型。在国外,律政剧有着庞大而稳定的受众群,因而精品迭出,无论是耍贱卖萌的《Legal High》,还是经久不衰的《波士顿法律》,以及后起之秀《傲骨贤妻》。反观国内,律政题材剧十分稀少,但精品率却不高,不少号称是律政剧的电视剧实际上只是披着律政外衣的谈情说爱剧。不过最近热播的律政剧《继承人》,无论是题材、故事,还是主创、阵容,都引发了公众的热切关注,也成了一时的热门
我是一只自由的蜻蜒,我有一双绿色透明的翅膀,总是喜欢在清晨漫步在荷塘边上,偶尔和同伴嬉戏在潺潺的细水间,或者有时,飞得更远些,总希望追求心中一种叫理想的东西。  一天,我流连在荷塘边上,塘边的栀子树开花了,迎面吹来一股清香的味道,让我感到格外舒适。我俯身看看满塘嫩绿的荷叶,密密麻麻地肩并着肩,连着两个或三个钻出来的花骨朵,害羞般躲在翠绿问,我不禁被这情景吸引住了。  我停住脚步,蹲下身来,忍不住想
编者按:    冬日午后的空气,夹着冷风。吃过午餐,匆匆赶回办公室。这时张振新就等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旅行袋。看我过来,他走上一步,想跟我打招呼,我才发现他根本无法说话。  我请他在大厅里坐下,给他倒了一杯热水。他伸手来接杯子的时候,不小心握住了我的手。他显得有些歉意。我感觉得到他双手十分粗糙。  他会写字,掏出笔和纸写了一些递给我看:  “我叫张振新,从宁乡来省城长沙,由于小时候链霉素中毒
江苏卫视2017年进入大剧时代,坐拥史诗剧王《白鹿原》、谋略剧王《军师联盟》、清宫剧后《如懿传》、传奇剧后《那年花开月正圆》四大王牌,其中由编剧申捷操刀、劉进执导、刘惠宁监制、张嘉译任艺术总监,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史诗巨作的电视剧《白鹿原》将定档4月16日登陆江苏卫视幸福剧场。大手笔制作、大卡司加盟、大情感纠葛展现陕西关中平原白鹿村两大家族三代人的恩怨情仇。《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有“仁义村”之称的
近日,广电总局发布2020年3月份全国重点网络影视剧拍摄规划登记备案情况,在通过规划备案的313部网络电影中,现实题材占比70%,其中,重大现实题材有9部。  共计15部网络电影作品入选“重大现实题材”  截止到3月份,网络电影已有《春来怒江》《天虎突击队》《生命摆渡人》《一家人》《飞夺泸定桥》《血骆驼—建党100周年献礼片》 《见习排爆手》《绝对忠诚·消失的名字》《绝对忠诚之利剑行动》《纤维·星
甲:点燃一支鲜红的小烛。  乙:禀执一朵洁白的小花。  丙:放飞一羽深情的白鸽。  丁:漂流一艘心灵的船舶。  合:献给您啊,  舍已救人的谭千秋老师。  您的壮举,  让人民老师的崇高形象更加伟大。    甲:您是一位普通平凡的老师,  就像我们平凡的妈妈爸爸。  乙:三尺讲台是您辛勤耕耘的土地,  刚到中年您两鬓就添上了根根白发。  丙:然而当大难来临的时刻,  您却深情地与孩子们展开了心灵的
如果有人问起,我最幸福的时刻是在什么时候,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童年时,和爷爷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亲手为我做的风筝。五岁时的夏天,村头飞扬着许多风筝。小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我也好想玩,但没有一个小孩子愿意把风筝借给我,于是我死缠烂打地向爷爷奶奶要。在奶奶看来,我作为家里的长孙女,自然是不能买弟弟妹妹才玩的玩具。我缠着奶奶问原因,奶奶给了我一个最让我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