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修身理想与儒家精神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生活在战国中期.这个阶段,国家之间互相混战.屈原坚持自己的修身思想,希望国君成就德行,像尧舜那样“遵道而得路”,像禹、汤、文、武那样“循绳墨而不颇”,遵循正确的价值立场和政教伦理规范.他的这些思想与儒家精神高度一致.同时,屈原的作品继承了《诗经》的表现方法,将诗歌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他所开创的骚体与《诗经》的“风”并列称为“风骚”.
其他文献
《皇朝经世文编》的编纂,是经世派推行政治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它能够借着漕粮海运的东风引发连锁反应,证明改革成为时代诉求、第一代经世派已初步成型.他们试图以实政为载体,重新确定儒学的经世内核,向乾嘉以来埋头考据、不问世事的学风发起总冲击.魏源既不选入烦琐考证文章,也不选入空谈心性文章,而将是否符合经世之义作为最高评判标准,隐含着破除门户之争、实现儒学统一,进而挽救清朝统治危机的深层用意.《皇朝经世文编》虽然整体上属于旧学范畴,但已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防外患意识,尤其是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