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我们周围的空气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李春
  第1节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中考重点难点
  1.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按体积分数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
  (2)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在密闭容器里,用红磷燃烧或铜丝加热的方法消耗或除去氧气,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倒流人密闭容器里,水的体积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相等.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注意:可燃物要足量、反应产物应是固体不能是气体,否则结果會偏小;可燃物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否则结果会偏大.
  2.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及制取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化学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是氧气.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不供给呼吸(可用作袋装食品保护气),能溶于水,CO2+H2O=H2CO3(可用于制碳酸饮料),能够与碱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可用于检验CO2),能和碳发生反应,C+CO2=高温=2CO(煤炉、炼铁高炉中央发生的反应——焦炭的作用之一),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室里制取CO2, CaCO3+2HCI=Caa2+H2O+CO2 ↑,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验满.
  典型中考新题
  例1 图1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乙、丙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丙为液态.
  (1)写出实验室里用图2中的装置A、B分别制取乙、甲的化学方程式和检验甲的方法.
  (2)要完成“甲→丙”还需要一种气体,写出实验室里收集该气体的装置的序号.
  (3)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2中哪个装置?(写出字母序号)
  解析:8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乙、丙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丙为液态”和图示转化关系,可知乙、丙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甲为氧气.
  2O2O年中考小预测
  1.下列有关氧气制取及性质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2.图3是某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探究的微型实验装置.滴人盐酸后可看到烧杯内的气球上升,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图中1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图中2处未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其他文献
我们来做一个新鲜的游戏,请你随便选一个四位数.当然1 000就是一个四位数,但这个数太简单了,我们挑一个复杂的,做起来更有趣.  比如说,我们选1234吧!下一步怎么做呢?请把这个数的每一位数字都平方,然后相加. 12+22+32+42=1+4+9+16=30,这样一来,原来的数就变成了30.再将30的每一位数字都平方,然后相加,即32+02=9.然后再将9这个数平方,得81……不断重复,按照这种
期刊
中考重点难点  1.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简记为“多变一”,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反应物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简记为“一变多”,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为化合物.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简记为“单换单”.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
期刊
中考重点难点  1.有机合成材料我们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一些有机合成材料是链状结构,具有热塑性:一些有机合成材料是网状结构,具有热固性.  (1)塑料的种类很多,人们使用最多的是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袋和保鲜膜有毒,不能用于盛装食品.  (2)合成纤维包括涤纶、锦纶(尼龙)、腈纶等,而棉花、羊毛和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且
期刊
中考重点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遵守客观事实,即写正确化学式、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了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常用的读法).(2)表明了各物质微粒参加反應的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3)表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量.(
期刊
中考重点难点  1.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1)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常量元素有钙、钠、钾等.钙: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它使人体的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人体内钙过多会导致结石、骨骼变粗,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钠和钾:Na+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存在于细胞内液中,它们能维持人体内体液恒定的pH.  (2)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见表
期刊
《2020年中考声学与光学预测题》参考答案  一、1.振动液体2.音色响度3.甲和乙 乙 丙4.A H 5. 10:10  12:056.光沿直线传播折射  二、7.C8.D9.B 10.D 11.A  三、12.如图1所示.  四、13.(1)8.0 同一高度 (2)照相机 能 (3)远视  14.(1)音调频率(2)不同振幅(3)音色 (4)控制变量法B《2020年中考热学预测题》参考答案  
期刊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1.C 2.CaC03+2HCl=CaC12+H20+C02↑ 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C02中混有HCI气体,不能得到CaC03沉淀  第2节1.C 2.C  第3节 1.Cu+2AgNO3=Cu(N03)2+2AgFe、Cu Fe(N03)2和Zri(N03)2 2.(1)Fe203+3CO=高温=2Fe+3CO2. (2)可節约药品(或绿色环保、污染小).  
期刊
酸、碱、盐知识作为初、高中化学最重要的衔接点之一,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了解酸、碱、盐的考点,对中考取胜至关重要,本文以典型中考题为例,剖析酸、碱、盐这部分知识的常见考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考查酸、碱、盐的概念  例1 (2019.绥化)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0、氧化物  B.氯化氢、盐酸、HCI、酸  C.氢氧化钠、火
期刊
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节中,有一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与此判定定理相关的习题“占据”了相似图形问题的“半壁江山”,因此我们透彻理解这个定理的内涵,掌握这个定理所蕴涵的基本的相似图形,对解决与此相关的相似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图1、图2,DE//BC,△ADE∽△ABC.  为了在解决问
期刊
作者简介  王丽平,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工作30多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优秀辅导员,曾获苏州市试题“命、解、评”竞赛一等奖.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科学家们纷纷转向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就有法国科学家安培,安培集中精力研究,最后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定则——安培定则.今天,让我们跟随科学家一起讨论学习电流的磁效应.  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