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与不同肥料配施对水稻田面水养分流失风险的影响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生物质炭与不同肥料配施的方法研究水稻田面水氮、磷、钾等养分的流失风险。结果表明:除不施肥外,其余施肥处理水稻田面水总氮、可溶氮、铵态氮、可溶性钾浓度均于施肥第2天达到顶峰,并逐渐趋于稳定,1周后分别降为顶峰值的9.2%~15.5%,11.0%~38.5%,16.6%~42.8%和30.4%~68.0%;总磷、可溶磷浓度于施肥第3天到达顶峰,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1周后为顶峰值的29.2%~64.8%,33.5%~59.6%;硝态氮浓度在施肥第2天达到顶峰,随后下降,但在1周内又有间歇性上升,出现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过程,最后下降至不施肥水平。施肥时添加生物质炭能够适量吸收田面水中氮、磷、钾等养分,降低养分的流失风险;适量有机肥的加入可大幅度提高田面水中磷素浓度,同时也可提高田面水中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是仅施无机肥的124.4%~181.7%。因此,在单一施加无机肥时适量添加有机肥与生物质炭可优化田面水中养分比例,更加有利于水稻对养分的吸收。
其他文献
北京水资源紧缺,地下水在供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大规模开采以及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地下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并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
生物质炭是经由生物质残体在无氧条件下裂解产生的,其本身由高度芳香性化合物组成,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Bc被认为是某些土壤和沉积物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数据高度共享,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期刊
目的:为了掌握卡介苗(BCG)接种效果,以提高和保持高质量的BCG接种工作。方法:在居民区随机抽取了0~1岁健康儿童205人,进行BCG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卡痕阳性率为93.65%,PPD试验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