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为例,研究和探讨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内容控制体系六大控制类别要素及刚性控制和弹性控制相结合,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导控与环境相协调,村庄保护与开发相促进的特点,以期对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
Abstract:Danxia Mountain Scenic Area, Area summer rich, for example, the form of study and explore the scenic area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core content control system six control categories of elements and rigid control and flexibility, control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landscape style guidance and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phasecoordination, promotion of villag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scenic spo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scenic area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F1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背景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最主要的法定依据,对风景名胜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国家规范,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处在起步阶段,制约了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迫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本文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为例,研究和探讨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内容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面积292平方公里,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称号,于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晋级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新的变化给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带来旅游經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保护要求。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处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中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0-2025)》定位其是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属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部最高级别的服务单元,对周边服务辐射功能非常重要,对于风景名胜区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近期发展的重点之一。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区开发建设的指引,详细规定各项保护与开发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
图1 规划区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位置
图2 用地规划图
求,为规范建设行为提供法治平台,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保证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有序建设。
项目概况
现状概况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590.15公顷,(见图1)总人口约2050 人,东西环山,锦江蜿蜒贯穿南北,中部地势较平坦。景观资源特色为丹山碧水竹林田园村落。自然景观方面,童子拜观音石柱群为丹霞山特级风景资源,姐妹峰、锦江山水、锦江曲流、上天龙、犁头寨群峰等属一级风景资源。人文景观方面,夏富古村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整体布局到建筑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
规划概况
规划区定位为富有丹霞特色山水田园风光的乡村聚落式服务中心。基本功能包括旅游服务,交通、物流节点,外延功能包括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规划至2015年日均保有人口规模约3700人;2025年日均保有人口规模约5500人。规划开发建设整体上采取“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布局模式,依托现有村落形成分散组团。(见图2)
规划控制体系要素构成
规划控制体系要素包括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风貌、景观风貌、配套设施、行为活动6大控制类别,下分40项控制内容,不同控制内容根据控制要求分为规定性指标或指导性指标。(见表1)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成果通过法定图则、管理图则和城市设计图则实现对规划区的图则指引和导控。法定图则和管理图则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等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城市设计图则对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开敞空间设计、植物配置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方面进行导控。(见图3,图4,图5)
规划控制体系特点
图6 项目系统与布局规划示意图
刚性控制和弹性控制相结合
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内容以刚性控制为主,以满足基本的资源保护、设施服务要求。
对建筑设计风貌、景观风貌、游览设施、环境保护和风景游赏行为活动等方面以弹性控制为主,以满足景观风貌特色控制引导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要求。
如在旅游项目控制中,规划采用项目策划先行,弹性规划布局的方法。从经营的角度将旅游项目划分为旅游系统(市场开发行为的经营性项目)和公共系统(非经营性项目)两类,其中公共系统项目可参照规划项目具体落实;旅游系统项目考虑市场运作在具体项目上赋予其一定的兼容性,相应在用地性质、地块划分、指标控制等规划方面也相应给予一定弹性,实现对公众利益和市场招商两方面地协调。
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导控与环境相协调
图7 总体城市设计意向图
在城市设计上重视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导控,塑造富含丹霞特色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空间。
在空间形态方面,规划提出总体城市设计意向(见图)、整体景观结构、开敞空间结构、建筑高度控制、旅游线路控制要求。在景观风貌导控方面,规划提出整体设计导控、锦江沿岸保护带控制准则、建筑设计准则、道路桥梁景观设计准则、开敞空间设计准则、绿化设计准则、环境设施设计准则控制要求。
村庄保护与开发相促进
村庄是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保护有利于提升开发的价值,适当的开发有利于加强村庄的保护。村庄保护与开发相促进,顺应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富的需求,促进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融合、持续发展。控制重点为:
(1)严格控制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2)保护和塑造村落景观。保护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对建筑的高度、形式、风格、体量、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控制,尽量保持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夏富古村传统格局,对历史建筑的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3)完善管理体系。完善行政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制定和完善景区保护、管理的法令法规并严格执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4)引导和控制产业经济提升。以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居民点农业、副业、农副产品以及旅游产品加工业及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结语
由于风景名胜区的多样性以及控制要求的多样性等原因,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往往存在着差异性。在“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管理要求下,面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共同矛盾,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也存在着普适性内容,这些方面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岳邦瑞.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22-525.
韩炳越,陈萍,邓武功.具有风景区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以岳阳市南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程红宁.“申遗”成功新形势下的风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门服务基地、夏富、龙皇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作者简介:
杨庆东/男/1979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广州 510290)
程红宁/女/1978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广州 510290)
李枝坚/男/1969年生/硕士/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湛江524022)
黄高辉/男/1977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广州 510290)
许玲/女/1980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工程师(广州 51029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
Abstract:Danxia Mountain Scenic Area, Area summer rich, for example, the form of study and explore the scenic area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core content control system six control categories of elements and rigid control and flexibility, control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landscape style guidance and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phasecoordination, promotion of villag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scenic spo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scenic area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F1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背景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最主要的法定依据,对风景名胜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国家规范,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处在起步阶段,制约了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迫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本文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为例,研究和探讨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内容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面积292平方公里,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称号,于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晋级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新的变化给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带来旅游經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保护要求。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处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中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0-2025)》定位其是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属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部最高级别的服务单元,对周边服务辐射功能非常重要,对于风景名胜区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近期发展的重点之一。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区开发建设的指引,详细规定各项保护与开发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
图1 规划区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位置
图2 用地规划图
求,为规范建设行为提供法治平台,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保证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有序建设。
项目概况
现状概况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590.15公顷,(见图1)总人口约2050 人,东西环山,锦江蜿蜒贯穿南北,中部地势较平坦。景观资源特色为丹山碧水竹林田园村落。自然景观方面,童子拜观音石柱群为丹霞山特级风景资源,姐妹峰、锦江山水、锦江曲流、上天龙、犁头寨群峰等属一级风景资源。人文景观方面,夏富古村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整体布局到建筑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
规划概况
规划区定位为富有丹霞特色山水田园风光的乡村聚落式服务中心。基本功能包括旅游服务,交通、物流节点,外延功能包括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规划至2015年日均保有人口规模约3700人;2025年日均保有人口规模约5500人。规划开发建设整体上采取“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布局模式,依托现有村落形成分散组团。(见图2)
规划控制体系要素构成
规划控制体系要素包括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风貌、景观风貌、配套设施、行为活动6大控制类别,下分40项控制内容,不同控制内容根据控制要求分为规定性指标或指导性指标。(见表1)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成果通过法定图则、管理图则和城市设计图则实现对规划区的图则指引和导控。法定图则和管理图则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等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城市设计图则对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开敞空间设计、植物配置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方面进行导控。(见图3,图4,图5)
规划控制体系特点
图6 项目系统与布局规划示意图
刚性控制和弹性控制相结合
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内容以刚性控制为主,以满足基本的资源保护、设施服务要求。
对建筑设计风貌、景观风貌、游览设施、环境保护和风景游赏行为活动等方面以弹性控制为主,以满足景观风貌特色控制引导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要求。
如在旅游项目控制中,规划采用项目策划先行,弹性规划布局的方法。从经营的角度将旅游项目划分为旅游系统(市场开发行为的经营性项目)和公共系统(非经营性项目)两类,其中公共系统项目可参照规划项目具体落实;旅游系统项目考虑市场运作在具体项目上赋予其一定的兼容性,相应在用地性质、地块划分、指标控制等规划方面也相应给予一定弹性,实现对公众利益和市场招商两方面地协调。
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导控与环境相协调
图7 总体城市设计意向图
在城市设计上重视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导控,塑造富含丹霞特色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空间。
在空间形态方面,规划提出总体城市设计意向(见图)、整体景观结构、开敞空间结构、建筑高度控制、旅游线路控制要求。在景观风貌导控方面,规划提出整体设计导控、锦江沿岸保护带控制准则、建筑设计准则、道路桥梁景观设计准则、开敞空间设计准则、绿化设计准则、环境设施设计准则控制要求。
村庄保护与开发相促进
村庄是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保护有利于提升开发的价值,适当的开发有利于加强村庄的保护。村庄保护与开发相促进,顺应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富的需求,促进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融合、持续发展。控制重点为:
(1)严格控制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2)保护和塑造村落景观。保护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对建筑的高度、形式、风格、体量、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控制,尽量保持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夏富古村传统格局,对历史建筑的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3)完善管理体系。完善行政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制定和完善景区保护、管理的法令法规并严格执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4)引导和控制产业经济提升。以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居民点农业、副业、农副产品以及旅游产品加工业及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结语
由于风景名胜区的多样性以及控制要求的多样性等原因,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往往存在着差异性。在“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管理要求下,面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共同矛盾,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也存在着普适性内容,这些方面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岳邦瑞.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22-525.
韩炳越,陈萍,邓武功.具有风景区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以岳阳市南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程红宁.“申遗”成功新形势下的风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门服务基地、夏富、龙皇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作者简介:
杨庆东/男/1979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广州 510290)
程红宁/女/1978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广州 510290)
李枝坚/男/1969年生/硕士/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湛江524022)
黄高辉/男/1977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广州 510290)
许玲/女/1980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工程师(广州 51029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