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园林景观也就应运而生,植物造景设计不仅要符合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还要符合园林艺术的美观性。本文主要对植物造景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植物造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同行之间交流共勉。
关键词:植物造景设计;重要原则;园林景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忙于应对快节奏生活的同时,物质及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也更加希望回归到自然中。这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也使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更加受到重视。植物造景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植物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形态,再加上植物本身的独特姿态,为城市建筑增添了魅力,并且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空间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植物是城市的绿肺,给人们营造更健康绿色生活空间的同时还可以更新和净化空气。
一、植物造景的重要原则
1. 1 植物选择原则
植物是植物造景的主体,选择正确的植物是优秀的植物造景设计的前提。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要遵循乡土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乡土性要求选择能够适应当地季节气候的植物,以避免植物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出现枯死现象或长势不良从而影响设计方案的预期效果;多样性要求植物的种类不能单一,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空间。这就需要设计师了解各地区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此外还要能根据园林景观的不同景观功能及主题进行不同的植物配植方式。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根据不同的景观节点以及想要组织的景观空间配置不同的植物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
1. 2 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原则有两个,分别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指的是植物的分布格局要符合其生长条件以及与其他种类的植物相适应。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满足它们的生存条件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两种植物在生长和视觉效果上是否有冲突。若强行将相互冲突的两种植物放在一起的話,只会起到反效果。
艺术性要求各方面的视觉效果达到最高,符合艺术美观标准,具体的有以下三点:(1)要强调植物的层次感,在空间上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2)充分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期,最好搭配观花植物,丰富观赏内容。季相相宜是指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造景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期,只有充分了解所选植物的季相特点才会利用它们各自的花期、繁盛期使整个园林的景色四季相宜且季季有景。(3)根据植物的颜色合理布局,形成颜色差,在颜色上提高视觉效果。色彩是最先给人的视觉产生印象的一个因素,因此在进行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植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色彩上的相适应。植物造景的色彩相宜是指所选择的配植的植物的颜色应该与整个环境以及场景气氛等因素相适应,不能让人感到十分突兀的感觉,植物造景中只有做到色彩相宜才会给人一种和谐的亲切感。
二、植物造景分析
2.1园林景观及其空间性
园林绿化造景中,多采用乔木、灌木、地被花卉等作为园林设计中心,在景观入口和重要节点构建对景,而狭长的区域为突出空间性多选用列植、对植形成对景;植物造景是空间艺术,园林空间的美感设计多受植物空间功能发挥影响,如构成空间、分割空间等,空间性的打造可通过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实现。
园林空间是由山、水、植物、建筑等因素所构造成的多样化空间。植物造景不仅丰富美化了园林空间,还利用植物造景改观地形,以满足造景设计的要求,产生高低起伏、高耸不一的园林景观空间,通过低洼处植高树、高处植矮树来调整地势变化;大空间中应优先选择高大、粗壮树木或树丛,以充分展现植物景观的个体和群体美,如广阔的河岸应选择冠型树种垂柳;小空间应适宜选取小树种,在庭院、门前应配置小乔木和灌木类,如桃树、梅花、桂花等;多种植物的配置可满足不同需求的空间风格构造,建筑空间多采用规则式植物种植形式、山水空间多选择自然式,山地造景关键在于地势环境的打造,在山道旁栽种灌木、花草,而水景多选择轻柔且下垂的植物,如垂柳、迎春,以衬托出静、柔、优美的环境,打造静水而立、清幽两宜的造景氛围。
2.2 利用植物打造地方特色
充分利用园林植物展现园林特色,并结合本地植物特点进行园林绿化设计,进而展现园林的地方特色。如选择季节性、观赏性极强的植物月季、荷花、樱花等,并以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土条件为基础,选择适合城市气候、植物生长规律的物种,使园林植物景观呈现鲜明季节性和种类特异性;因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制约,各地漫长岁月逐渐形成具备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和当地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如华南地区的榕树、凤凰木,东北地区冷杉等。
2.3创造园林意境
意境是现代园林中较为强调的一种表现形式,也贯穿于园林植物造景中,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也成为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风格。利用中华丰富的文化底蕴根据各种不同植物形态和生长特征为其赋予人性化意义,如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红豆寄予“相思”,垂柳暗指“惜别”,“松”象征坚贞不渝、万古长青等,在特定的场所选择不同物种的植物,创造迥然不同的意境、寓意,继而完成植物景观形态美向意境美的升华;借助植物的形状、味道、颜色,达到寄情于物、触景生情的意境,亦是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艺术特色。
2.4结合道路进行配置
在园林景观中,道路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引领人们赏园的指引功能,所以在对其两边的植物造景就要结合道路进行配置和设计,例如:主干道在植物的搭配上,两旁应以乔木为主,再配置少量的花灌木,若道路较长,可以分段采用多种植物进行配置,形成不同的道路景观,如玉兰、银杏、合欢等。园林中小路的设计更富含古典韵味,自古就有“曲径通幽处”这样的美词,所以在设置上不宜过多种类的乔木,可采用花灌木结合人工建筑造景。对于园路要给予游人观赏、娱乐和休憩的空间,安排观赏树林如竹林、梅林、红枫林等,沿路还有采用山石、草坪、花镜、小花灌木等相结合的方式,制造花园小径。
三、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植物本身就十分具有观赏性,这是因为植物的种类多,各类植物的生长期不同,这样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将各类植物搭配起来就来就很容易产生四季如春的效果,这样就会使得整体的园林景观效果更加和谐、充满活力。在众多的植物造景设计形式中,以植物的列植和群植最受青睐且应用最多。
4.1 列植
列植主要是针对乔、灌木等这些植物,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直线或者是呈缓弯线排成行进行栽植形成一定的景观。列植这种植物造景形式主要应用在规划式园林之中,还有就是一般在广场、道路两旁以及一些居住区和办公区中的绿化中。列植这种形式所应用的地方,一般外界环境不是很理想,所以一般都是会选择一些生命力强、抗病虫害的树种。
4.2 群植
群植顾名思义就是指较多的植物被配植在一起,群植的植物一般是乔灌木类的植物。群植的植物一般在颜色和姿态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利用这些差异可以制造出一种特别的层次感和美感,一般群植的植物可以对整个景观起到一种隔离及屏障的作用。群植的植物可以根据地形等条件形成一定的形状来增强整体的美感,由于群植,是将较多数目的植物配植在一起,所以占地面积会稍大一些,所以一般是会应用在面积较大的园林风景区中。
结语
景观设计是为使整体的景观更加和谐和具有美感,而植物造景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它对景观的整体效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植物造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并且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园林景观更加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金华锋,王余静.论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2)
[2]张洪涛,王治国.论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手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
[3]温永红.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5.
[4]冯玉婷.植物造景设计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3,05
关键词:植物造景设计;重要原则;园林景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忙于应对快节奏生活的同时,物质及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也更加希望回归到自然中。这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也使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更加受到重视。植物造景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植物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形态,再加上植物本身的独特姿态,为城市建筑增添了魅力,并且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空间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植物是城市的绿肺,给人们营造更健康绿色生活空间的同时还可以更新和净化空气。
一、植物造景的重要原则
1. 1 植物选择原则
植物是植物造景的主体,选择正确的植物是优秀的植物造景设计的前提。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要遵循乡土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乡土性要求选择能够适应当地季节气候的植物,以避免植物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出现枯死现象或长势不良从而影响设计方案的预期效果;多样性要求植物的种类不能单一,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空间。这就需要设计师了解各地区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此外还要能根据园林景观的不同景观功能及主题进行不同的植物配植方式。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根据不同的景观节点以及想要组织的景观空间配置不同的植物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
1. 2 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原则有两个,分别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指的是植物的分布格局要符合其生长条件以及与其他种类的植物相适应。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满足它们的生存条件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两种植物在生长和视觉效果上是否有冲突。若强行将相互冲突的两种植物放在一起的話,只会起到反效果。
艺术性要求各方面的视觉效果达到最高,符合艺术美观标准,具体的有以下三点:(1)要强调植物的层次感,在空间上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2)充分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期,最好搭配观花植物,丰富观赏内容。季相相宜是指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造景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期,只有充分了解所选植物的季相特点才会利用它们各自的花期、繁盛期使整个园林的景色四季相宜且季季有景。(3)根据植物的颜色合理布局,形成颜色差,在颜色上提高视觉效果。色彩是最先给人的视觉产生印象的一个因素,因此在进行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植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色彩上的相适应。植物造景的色彩相宜是指所选择的配植的植物的颜色应该与整个环境以及场景气氛等因素相适应,不能让人感到十分突兀的感觉,植物造景中只有做到色彩相宜才会给人一种和谐的亲切感。
二、植物造景分析
2.1园林景观及其空间性
园林绿化造景中,多采用乔木、灌木、地被花卉等作为园林设计中心,在景观入口和重要节点构建对景,而狭长的区域为突出空间性多选用列植、对植形成对景;植物造景是空间艺术,园林空间的美感设计多受植物空间功能发挥影响,如构成空间、分割空间等,空间性的打造可通过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实现。
园林空间是由山、水、植物、建筑等因素所构造成的多样化空间。植物造景不仅丰富美化了园林空间,还利用植物造景改观地形,以满足造景设计的要求,产生高低起伏、高耸不一的园林景观空间,通过低洼处植高树、高处植矮树来调整地势变化;大空间中应优先选择高大、粗壮树木或树丛,以充分展现植物景观的个体和群体美,如广阔的河岸应选择冠型树种垂柳;小空间应适宜选取小树种,在庭院、门前应配置小乔木和灌木类,如桃树、梅花、桂花等;多种植物的配置可满足不同需求的空间风格构造,建筑空间多采用规则式植物种植形式、山水空间多选择自然式,山地造景关键在于地势环境的打造,在山道旁栽种灌木、花草,而水景多选择轻柔且下垂的植物,如垂柳、迎春,以衬托出静、柔、优美的环境,打造静水而立、清幽两宜的造景氛围。
2.2 利用植物打造地方特色
充分利用园林植物展现园林特色,并结合本地植物特点进行园林绿化设计,进而展现园林的地方特色。如选择季节性、观赏性极强的植物月季、荷花、樱花等,并以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土条件为基础,选择适合城市气候、植物生长规律的物种,使园林植物景观呈现鲜明季节性和种类特异性;因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制约,各地漫长岁月逐渐形成具备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和当地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如华南地区的榕树、凤凰木,东北地区冷杉等。
2.3创造园林意境
意境是现代园林中较为强调的一种表现形式,也贯穿于园林植物造景中,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也成为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风格。利用中华丰富的文化底蕴根据各种不同植物形态和生长特征为其赋予人性化意义,如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红豆寄予“相思”,垂柳暗指“惜别”,“松”象征坚贞不渝、万古长青等,在特定的场所选择不同物种的植物,创造迥然不同的意境、寓意,继而完成植物景观形态美向意境美的升华;借助植物的形状、味道、颜色,达到寄情于物、触景生情的意境,亦是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艺术特色。
2.4结合道路进行配置
在园林景观中,道路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引领人们赏园的指引功能,所以在对其两边的植物造景就要结合道路进行配置和设计,例如:主干道在植物的搭配上,两旁应以乔木为主,再配置少量的花灌木,若道路较长,可以分段采用多种植物进行配置,形成不同的道路景观,如玉兰、银杏、合欢等。园林中小路的设计更富含古典韵味,自古就有“曲径通幽处”这样的美词,所以在设置上不宜过多种类的乔木,可采用花灌木结合人工建筑造景。对于园路要给予游人观赏、娱乐和休憩的空间,安排观赏树林如竹林、梅林、红枫林等,沿路还有采用山石、草坪、花镜、小花灌木等相结合的方式,制造花园小径。
三、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植物本身就十分具有观赏性,这是因为植物的种类多,各类植物的生长期不同,这样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将各类植物搭配起来就来就很容易产生四季如春的效果,这样就会使得整体的园林景观效果更加和谐、充满活力。在众多的植物造景设计形式中,以植物的列植和群植最受青睐且应用最多。
4.1 列植
列植主要是针对乔、灌木等这些植物,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直线或者是呈缓弯线排成行进行栽植形成一定的景观。列植这种植物造景形式主要应用在规划式园林之中,还有就是一般在广场、道路两旁以及一些居住区和办公区中的绿化中。列植这种形式所应用的地方,一般外界环境不是很理想,所以一般都是会选择一些生命力强、抗病虫害的树种。
4.2 群植
群植顾名思义就是指较多的植物被配植在一起,群植的植物一般是乔灌木类的植物。群植的植物一般在颜色和姿态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利用这些差异可以制造出一种特别的层次感和美感,一般群植的植物可以对整个景观起到一种隔离及屏障的作用。群植的植物可以根据地形等条件形成一定的形状来增强整体的美感,由于群植,是将较多数目的植物配植在一起,所以占地面积会稍大一些,所以一般是会应用在面积较大的园林风景区中。
结语
景观设计是为使整体的景观更加和谐和具有美感,而植物造景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它对景观的整体效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植物造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并且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园林景观更加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金华锋,王余静.论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2)
[2]张洪涛,王治国.论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手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
[3]温永红.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5.
[4]冯玉婷.植物造景设计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