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思品课堂从“说”开始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话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学生说话能力弱的原因,并指出了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说话能力 影响因素 培养途径
  说话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学生说话能力弱的现象,教师要从多方面找原因,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用心打造活力课堂。
  一、学生说话能力弱的因素分析
  1.教师因素:不让说。
  学生说话能力弱,有部分原因与教师有关。例如,有些教师不喜欢不合自己口味或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会对学生的回答予以批评;有些教师跟不上学生的思维,为了维护自身尊严,索性不让学生回答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多做题对学生更有帮助;等等。这些行为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利,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课堂上“你讲我听”“你说我记”,没有互动交流的情况。
  2.心理因素:不敢说。
  学生不敢说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是自卑心理。课堂上,一些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怕说错了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取笑。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将自我封闭起来,不愿主动开口说话。
  二是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分属一定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共同的集体意识。当大多数学生不说话时,想说话的学生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迫使他们不由自主地选择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沉默不语。
  3.兴趣因素:不愿说。
  七、八年级的思品教材相对简单,一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挑战性,学生渐渐地就会失去兴趣。而九年级的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而也不愿意说。
  二、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1.更新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人人参与”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创新。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新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师生之间是相互学习、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教师要放下身段,认真地听学生说,虚心接受、学习,与学生一起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
  2.激发引导,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针对学生不敢说话的心理,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激发引导方式。
  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采用“从简至难”的设问法,逐步深入,让学生敢于开口。
  例如,七年级思品《让人三尺又何妨》一课中有一个关于三尺巷的故事,要求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评价。笔者在教学中,没有急于要求学生评价,而是首先让一位平时表现得不够自信的学生语调和谐、声情并茂地复述这个故事,并对他的复述给予了表扬;然后让他回答如果张、叶两家互不相让会产生哪些后果,并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最后,才让他对故事进行评价。通过这一“从简至难”层层深入的过程,学生在不断地被肯定中找到了自信,话语自然多起来了。
  而对于从众心理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咄咄逼人”的方法。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一旦群体中出现一个偏离者,其他人的从众压力会大大降低,因此,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那些有独特见解却又迫于群体压力不敢说话的学生,“逼迫”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教学《孝敬父母长辈》一课时,笔者故意提出了一个错误观点:孝敬父母长辈就是要对他们言听计从。提出观点后,笔者特意稍等了片刻,发现一位平常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左右看了看其他学生,又看了看笔者。于是,笔者采用了“激将法”:“XX,不说话就代表你赞成我的观点,是吗?”他急了,说:“老师,你的这个观点我不赞同。”笔者鼓励道:“那说说你的理由。”他说:“对父母长辈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话,我们不能言听计从。”在他的启发下,其他学生也争相举手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通过争论,学生最终明白了:能指出父母长辈的错误也是孝敬他们的表现。
  3.多方开拓,调动学生的说话欲望。
  一是演讲。
  演讲主要分为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两种。
  常规演讲可安排在课前,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由学生按照学号顺序,每节课轮流进行。演讲内容需自己准备,说话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带讲稿,能力强者只可带演讲提纲。
  即兴演讲主要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当堂阐述自己的观点。例如,针对钓鱼岛问题,笔者在课堂上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反日砸车,爱国还是害国?”笔者依然清楚地记得,一位学生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演讲:①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谴责日本的荒谬行径;③国人盲目反日砸车的危害;④维护领土主权要采取正确的爱国方式。他的即兴演讲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启发他们爱国应采取正当的行为方式。
  当然,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的演讲,教师都要及时予以点评,这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辨识力。
  二是时事发布会。
  笔者每个月初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上月时事发布会”,资料内容由学生收集,并由当月发言的学生负责整理。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勤收听广播、勤看报的好习惯,又提高了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模拟担任新闻发言人,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是辩论。
  辩论能开发人的思维,开启人的说话潜能。辩论前,学生要充分准备资料;辩论过程中,学生要听清对方的话,找出对方表述中的不足与失误,迅速归纳要点,再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有理有据地阐明观点,折服对方,征服听众。
  根据思品教学实际,教师可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辩论会,每次一节课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每一小组必须由两名能说的学生与两名说话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组成,以此带动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实践证明,这样的组合确实能让平常不积极发言甚至不发言的学生有效参与到辩论中来,在辩论中锻炼了说话能力。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广大思品教师悉心钻研、努力实践,就一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思品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施德平.让思品课充满活力[J].安徽教育,2013(4).
  [3]王云.通过丰富形式激发思品课堂教学活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3(30).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沈毅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  2.通过对作品片段的阅读和赏析,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点】阅读、交流、激趣。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  师:亲爱的同学们,来之前就听说你们的学校各方面都很高大上,我到了之后,果然感觉自己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大开眼界。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同学们,你们对《红楼梦》这部书有什么了解?
水泥土搅拌桩,即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状或粉体状)强制搅拌,利用水泥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
摘 要 专题阅读,是围绕某一专题开展的系列阅读,把读说写相融合,为个人表达蓄势,为写作铺垫。笔者通过开展童诗专题阅读、作家专题阅读、小说专题阅读,发现学生在进行专题阅读训练之后,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专题阅读 写作 语言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专题阅读,是围绕某一专题开展的系列阅读,把读说写相融合,为
“你们的课程非常有特色也很丰富。看得出来,你们的学生很幸福。我非常乐意回国以后向我们国家的学校介绍你们的做法。”(NUC国际理解中心联系人Brian White)“你们一所学校就能开发出如此多的活动课程,为培养中国下一代做很有意义的工作,值得学习。”(日本金泽市访问团团长坂井修二)……这些是国外教育考察团观摩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下简称“田初中”)的“姑苏文化课程”后,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自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探讨埋入式柱脚中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栓钉连接件的受力性能和影响栓钉连接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对埋入式柱脚中栓钉连接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
文章介绍了桩墙—锚喷组合结构在高边坡支护中的工程实践,用Taylor法和Bishop法对土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支护结构进行验算,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