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scotscots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对于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全人教育”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受到教育学界以及社会各类人群的关注。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其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人文性,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较佳的人才,但是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来看,其教育理念恰恰缺乏了人文性,也没有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就以“全人教育”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 人文素养培养 全人视角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在经济与科技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我国实行新课改之后,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被打破,适应新的社会要求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国教育发展是非常可观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教育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英语学科作为我国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一直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但是从大学英语的教育模式来看,很多时候大学英语被视为一种工具,其最大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学习目的无疑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大学英语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是否在强调词汇、语法、句型的同时也考虑通到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素养呢,对此,我们将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刻阐释。
  二、对“全人教育”的理解
  “全人教育”在教育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该教育理念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北美洲,其教育目的在于从整体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该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受到当时许多教育学者的认可。具体来讲,“全人教育”强调的是对于“人”的教育,也就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对于“人”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将知识的掌握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体魄、学生的技能、学生的心理、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的人性的培养,相比传统的单纯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来说,“全人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的综合素质、更深层次的内在素质的培养,其培养难度更大同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有效。
  三、基于“全人教育”视角的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我们通过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现状、“全人教育”的先进性发现,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缺陷,也就是对于学生的培养过于浅显,教育目标仅仅局限于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缺乏对于学生内在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度,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片面性的教育习惯,学生人文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社会经济虽然在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扩增,但是还是有许多学生无法就业,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对此我们就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促进大学英语教育的高效发展。
  1.转变大学英语教学观念。我国教育现状迟迟得不到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理念的陈旧性,虽然新课改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育理念的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因此要改变教育方法,将人文教育理念深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潜移默化转变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教育与学习的认识。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就极大的削减了教育改革的阻力。从高等教育院校来说,其培养策略与培养方案,要立足于社会的需求,不能一成不变,学校可以派出社会调研小组,对于社会各个行业的招聘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己培养出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大力转变英语教学观念,首先对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纠正,重点突出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重新编制大学英语教材。对于大学英语教育来说,教材是英语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与编制方面可以将人文知识融入到课本之中,包括我国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民族知识,世界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等,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开阔眼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课本知识的丰富化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大学英语课堂的枯燥性。因此,总体来讲,教材改革是基于“全人教育”视角的大学英语人文素养的培养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3.创新教育思路,开设大学英语人文素养选修课程。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英语学习能力、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差异,所以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时候,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无法全面性的或者深入进行,这就使得学生受到的人文教育的培养力度大打折扣,对此我们建议学校开设大学英语人文素养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效率。此外,选修课程将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选修课程中去,使其英语文化知识得到极大的扩展,提升英语的学习价值。
  4.针对大学英语教师开展人文素养培训工作。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与思维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大学英语人文素养培养工作中,对教师要提高要求,使教师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表率作用。具体来将,我们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人品和涵养,利用较佳的人格魅力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最为基础性的要求,此外,针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我们要对教师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参加培训、再学习等途径来对人文素养层面进行针对性的提升,使得教师在具有人文精神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知识的传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与思维进行修正,使其正确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社会各个行业的认可,而不是仅仅当成一种工具,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能够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5.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从根本上来讲,人文素养的培养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只是局限与课本与课堂,而是要立足于社会,将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其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使其处于社会的角度来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此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价值的体现在于应用,那么社会实践就是一种对于知识价值 的体现,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性转换,因此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不能脱离实践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全人教育”视角的大学英语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最大的困难在于教育思维的转变,因此我们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以此来为后期的实践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巍.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2015.
  [2]刘冬梅.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3]杨琦.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策略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5.
  [4]饶素芳.刍议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
  [5]周小琴.航海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6]欧阳巍娜.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育成的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 .
  作者简介:孙宇(1978.7-),女,回族,辽宁沈阳人,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英美文学与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老师检测学生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新课程要求下的小学英语作业更灵活、更多样、更注重实践,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举例,来谈谈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外作业。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作业 实践运用 形式多样  新课程提出教学活动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传统的英语作业形式多为抄写单词词组、背诵课文、听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更新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學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改革创新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Liu Siyu  【Abstract】This essay briefly introduces the factors of communication ambiguity and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摘要】笔者根据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其智能、学习和个性特点,在“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知识内化的复习环节,探讨依托各种实际、具体的“体验”,构建中职幼师英语复习模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复习、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中职幼师英语 复习模式 体验  一、前言  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中职英语教师要按照幼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中
【摘要】英文电影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展现真实语言环境,反映中外文化差异的影视资源,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英文电影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入手,分析了应用英文电影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职英语 听说教学 英文电影  英文影片能够在展现真实语言环境的同时反映中外文化差异,在充分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既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又加强了文化素质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
【摘要】语用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互文性又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语言学研究者广泛运用于各种体裁的话语和语料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聊天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类似百度贴吧一类的网络论坛,聚集大量人气。众多网友的从中参加话题讨论,获取各种所需资论,方便快捷。在网络论坛的互动中,网友间的交流也可以成为一种研究语料。本文旨在用多模态理论从互文性的角度,对网络对话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论
【摘要】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首位摘得此桂冠的中国作家,莫言受到了来自全世界读者、评论家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其几部作品的中文原文和英文译本,汇集了西方学者、教授、评论家通过其英译文本对莫言及其作品的评价。  【关键词】莫言 英译本 书评  从莫言2012年10月获诺贝尔奖到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对莫言获奖的争议就毋庸赘言了,而莫言研究也成为学术
【摘要】本文从霍米·巴巴杂合理论的视角,从语言和文化二个方面分析美籍华人哈金作品《等待》,具体从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来分析在“第三空间”二者的相互协调,在加入新元素的同时也保留原有元素,达到读者可接受的程度。  【关键词】杂合 《等待》 第三空间 归化和异化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前的纯语言层面转向了文化层面,而贯穿了中外翻译史的直译和意译之争也演变为
【摘要】本文针对我校外语商务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践情况,提出成立外语商务服务公司的方案,对其可行性、职能、预期效果等方面做了分析论述,期望能为高职外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开阔的锻炼平台,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服务公司 实践  一、外语商务服务公司概述  外语商务服务公司将由我校外语商务学院承办,以学生为主体,着力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涉外服务实践,对外拓展业务,提供涉外展会、宴会
1. Introduction  Negative transfer is interference by the mother tongue, resulting from the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mother tongu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Scholars of linguistics have found tha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