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中段西乡群火山岩岩石成因

来源 :西北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秦岭中段新元古代中期(730~845Ma)西乡群(自下而上包括孙家河组、大石沟组和白勉峡组)火山岩喷发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它们极有可能与导致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的地幔柱活动有关。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南秦岭中段新元古代中期西乡群裂谷基性熔岩总体上属于低Ti/Y(LT,Ti/Y<500)岩浆类型。LT熔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LT1和LT2等2个亚类。LT1熔岩以高Nb/La(0.87~0.98)、低ThN/NbN(≈1)、缺乏Nb-Ta和Ti的亏损、具有"大隆起"式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87Sr/86Sr)(t)=0.703869、εNd(t)=4.83为特征,属于拉斑玄武质岩浆系列;LT2熔岩以低Nb/La(<0.75)、高ThN/NbN(>1.4)、Nb-Ta和Ti亏损明显和Sr-Nd同位素比值变化较大为特征。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西乡群裂谷火山岩的化学变化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母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所产生。孙家河组、大石沟组和白勉峡组中TiO2含量大于1.09%的火山岩的母岩浆经受了辉长岩质结晶分离作用,而白勉峡组中TiO2含量小于0.69%的基性熔岩的化学演化则是受控于单斜辉石(cpx)±橄榄石(ol)结晶分离作用。西乡群火山岩系中,基性、中性和酸性熔岩间为分异结晶关系。南秦岭中段新元古代中期西乡群裂谷火山岩系极有可能是源于共同的地幔柱,该地幔柱组分的成分为:εNd(t)≈+5,87Sr/86Sr(t)≈0.704,La/Nb≈0.7。南秦岭中段新元古代中期西乡群裂谷基性熔岩存在空间上的地球化学变化:LT1熔岩的母岩浆,没有受到明显的大陆岩石圈混染,保存了鲜明的地幔柱信号;而大陆地壳或大陆岩石圈混染作用对于LT2熔岩的形成则有着重要贡献。研究揭示,南秦岭中段新元古代中期西乡群裂谷基性熔岩的母岩浆总体上产生于上涌地幔柱上部层位(地幔柱头)3GPa石榴子石稳定区(深度≈100km)。三湾岩组可能不应当归属于西乡群。三湾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与亏损型洋脊玄武岩(N-MORB)非常相似。由三湾组构成的地质体很有可能是一块古老洋壳的残片。
其他文献
<正> 1986年10月,嵩县城关镇北元村西砖厂在备土中发现一座砖室墓。1987年3月8日,我队派李献奇、王文浩二同志前往发掘,3月26日发掘结束,历时15天。该墓曾被盗掘,墓底紊乱不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7级、2008级护理专业13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为主进行授课,实验组以微格教学法为主
西汉诸侯王死后使用玉衣敛葬是其身份地位的体现,也反映出保护尸身,以求不朽和追求升仙的丧葬思想。综合考察,西汉诸侯王墓的敛葬玉衣具有继承和发展特点,并日趋完善。西汉诸
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的南徙之旅呈现东西两途。西线去往宁镇地区,即禹会-牛头岗-江宁点将台和高淳朝墩头;东线前赴环太湖流域,即禹会-南荡,至江阴花山,再东去松江广福林。在其
从陕西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物流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政策环境、要素平台、物流企业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化学教学语言的特点:科学性、规范性、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节奏性。化学教学语言的培养方法:具备丰富的化学知识,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自尊、控制源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自尊量表和成人内外控量表测量江西省2所高校的276名学生。结果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自尊存
2010年3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二七区黄岗寺村南水北调工程施工区挖出的1座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墓葬为一座圆形砖室壁画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墓中出
国内外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试焦虑的构成因素;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考试焦虑的相关因素研究;考试焦虑的成因研究等。纵观国内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