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治理蕴含的中国价值观探析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d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价值观来自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价值共识,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的理性选择。在疫情治理中,中国价值观呈现出了强大凝聚力、推动力和影响力。我们要努力激发中国价值观的能动性,在疫情治理中进一步弘扬中国价值观。
  【关键词】疫情;治理;中国价值观
  世界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有其治理方式,这些不同治理方式折射出各国治理体系的价值观差异。中国在疫情治理中展现了大国精神,在世界疫情防控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从中国价值观视角对疫情治理能力进行关注,从而探究中国成功的深层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共识:中国价值观是疫情治理中的理性选择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这种价值共识起源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地、人之间的整体性认知,其主旨就是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这种崇尚自然天道、追求天人合一、讲求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也成为新时代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的重要理念。
  (二)团结协作的全局观
  守望相助、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是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也成为我们携手抗疫、共渡难关的重要法宝。
  (三)遵纪守规的行为观
  纪律规范是人们日常行为准则,在集体行为协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更是强调讲纪律守规矩,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坚持党的领导、讲纪律守规矩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生命线,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功的必然要求。
  (四)坚韧不拔的奋斗观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众多仁人志士满怀高尚理想,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韧不拔、奋斗不止,造就出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和人格榜样。正是有了这种人格榜样示范,无数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克服艰难困苦,取得决定性胜利。
  (五)勇于担当的奉献观
  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以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迎难而上、向险而行,展现了崇高品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艰难情况下,无数白衣战士发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主动请缨,毫无畏惧,勇往无前。正是这种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成就了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胜利的辉煌局面。
  二、价值优势: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生动呈现
  (一)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凝聚力优势
  集体主义原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体现,实现了人们应对困难时的高度协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组织围绕疫情防控这一目标,分类整理,着眼大局,在全国推行网格化管理,有效控制疫情后又及时组织各地复工复产,使经济社会有序发展。事实证明,我们党从集体主义原则出发,着眼大局谋篇章,人们依令而行,实现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单位与个人一盘棋运转,全国人心凝聚、協调一致,这是中国团结协作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很好印证。
  (二)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推动力优势
  在疫情治理中,我们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一方面,以人民利益为重,把疫情防控抓好抓实抓细,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住疫情扩散势头。另一方面,把人民看成是真正的英雄,激发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共同应对疫情。如“白衣战士”坚守岗位、“社区战士”尽心守护、“建筑卫士”勇于拼搏、“企业斗士”复工复产,14亿人民紧紧团结,一起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疫情防控时曾指出:要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党员干部在疫情中为人民生命健康担当作为,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形成疫情防控治理的强大推动力。
  (三)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影响力优势
  团结凝聚、勇于担当是数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价值观念。在疫情防控中,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拼搏在先、奋斗在前的共产党员,谱写出同心同德战疫情的英雄凯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对内实现疫情防控整体效果最大化;对外坚持与多个国家联防联控,在商务、物流、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起“快捷通道”,促进全球经济贸易复苏,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党强有力的领导下,新时代中国人民人心凝聚、夺取疫情防控胜利的精神,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三、价值弘扬: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实践升华
  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在疫情防控中使中国价值观进一步得到升华和弘扬。
  (一)充分发挥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实践作用
  中国价值观具有服务社会、服务现实的长效功能。面临突发疫情,应充分发挥中国价值观的作用,努力抓好防控。一方面,在全球疫情形势并没有解除之前,每个人都自觉配合防疫要求,守住自己的防线,把出境人员流动频率尽可能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好转,尽快稳步有序抓好生产,保障民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运行。由于发扬了中国价值观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社会形成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共识,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形成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强大力量
  在疫情治理中,要积极弘扬中国价值观的正能量,使其成为疫情治理的坚强力量。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全国上下迅速行动,万众齐心抗病魔,这种强大的整合和动员能力非常可贵。虽然某些地方在疫情防控初期出现一些问题,但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对防疫政策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勇于担当,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问题,切实拿出解决问题的魄力与勇气,主动作为,用中国价值观指引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做好疫情防控的每个细节,抓大不放小,妥善处理急、难、险、重等任务,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积极推广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有益经验
  疫情防控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价值观在疫情治理中的有益经验,可与世界共享。面对一些国家与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仍在增长的态势,世界各国纷纷关注“中国声音”,了解“中国经验”。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中国也主动向世界多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友善地向国际社会提供经验。中国价值观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普遍传递,展示了大国精神。正是这种价值观的普遍传递,让我们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始终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并肩,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张楚仪.中国疫情防控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蕴探析[J].理论导刊,2021(02).
  [2]李德富.论疫情防控常态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守正创新[J].探求,2021(01).
  [3]葛冬寻.基于疫情防控谈青年民族担当精神的培养[J].鄂州大学学报,2021(01).
  [4]檀有志.新冠肺炎疫情视角下全球治理问题再思考[J].云梦学刊,2020(06).
  [5]望甜.从疫情防控看社会治理[J].党政干部论坛,2020(08).
  [6]高静静,刘锦韬.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J].人民论坛,2020(32).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思政教育项目“新冠疫情防控蕴含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利用研究(20B12)”的阶段性成果,受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工程资助】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地表位移监测和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了木鱼包滑坡在不同库水升降速率条件下的变形响应规律,取得以下认识:(1)木鱼包滑坡在重力和库水等因素作用下,促滑段不断挤压抗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