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重症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将重症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照组仅常规抗结核治疗,疗程中观察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和抗结核疗效。结果:治疗组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及抗结核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可降低重症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抗结核疗效。
  关键词 肺结核 真菌感染 继发性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047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肺结核患者特别是重症肺结核易出现继发真菌感染[1~3],除了加重病情如患者发热、咳嗽症状加重,且可有咯血(如肺曲球菌病)等,还增加患者的负担(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增加患者肝脏负担,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近几年来我们用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发现不仅能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还降低重症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重症肺结核(有≥3个肺野出现结核病变,或<3个但有空洞或干酪样坏死)患者380例,除外艾滋病、糖尿病患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方法:按年龄、性别匹配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6例,初治156例,复治30例;治疗组194例,初治160例,复治34例。对照组以常规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微卡22.5μg/次,肌肉注射,15天1次,疗程4~6个月。
  观察指标:治疗前除常规痰涂片查抗酸杆菌、肺X线等检查外,同时进行痰涂片、培养查真菌各3次。所有病例治疗前真菌检查均阴性。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发热加重或再发热、咳嗽咳痰增多、肺部X线检查病灶增多,则取痰涂片或培养查真菌3次,若3次均找到同一真菌,则为肺部继发真菌感染病例。治疗过程中定期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及肺X线检查,痰抗酸杆菌转阴和(或)X线检查肺部病灶有吸收为好转。观察时间为2个月。
  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X2检验。
  结 果
  所有病例治疗前真菌检查均阴性,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肺部继发真菌感染6例(3.09%),对照组继发16例(8.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于治疗后16~35天,平均24天。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治疗组和对照组感染菌种无明显差别;继发感染者以55岁以上年龄组为主,其中治疗组66.7%(4/6),对照组68.7%(11/16);无明显性别差异。肺结核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好转171例(91.93%),治疗组好转189例(97.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肺结核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由于T淋巴细胞数量和(或)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同时患者多伴有支气管黏膜上皮受损,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其净化作用减退,咽部的真菌易于下行,侵犯肺组织。另外,肺结核的渗出、增生、干酪及空洞病变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给真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抗结核药物,如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在抗结核的同时具有抗普通细菌的作用,应用时间长易导致菌群失调等。这些因素都易导致患者出现肺部继发真菌感染[1,2]。有报道[2,3]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继发真菌感染率为2.9%~3.9%,本组病例感染率较高,考虑与观察对象均为重症肺结核有关。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4~6]的研究表明,微卡含有与结核分支杆菌相似的共同抗原,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能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显著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且能有效抑制结核杆菌等感染引起的过强变态反应所致的病理性损害。因此对肺结核的治疗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治疗好转率,本组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抗结核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也证实了这一点。勒晓红等[7]报道,微卡尚能提高PPD强阳性者的体液免疫,防止结核发病。
  微卡在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同时,本组病例还观察到,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微卡对预防重症肺结核患者化疗过程出现肺部继发性真菌感染有一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可促进 T淋巴细胞转化,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能提高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素丽,李幸彬,李卫红.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36例临床分析.临床荟萃,2006,21(18):1323-1324.
  2 任宙辉.70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8,13(2):145-147.
  3 陈明,朱谦.常用抗结核药物对深部真菌感染影响的临床观察.冶金防痨,2000,9(1):54-55.
  4 Skinner MA,Yuan S,Prcstidge R,et al.Immunization with heatkilled Mycobacterium vaccae stimulates CD8+ cytotoxic T cells specific for mec rophages infected with Mycobaeterium tuberculosis.Infect Immu,1997,65(10):4525-4530.
  5 Dlugovitzky D,Bottasso O,Dominino JC,et al.Clinical and Serological studi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argentina receiving immunotherapy with Mycobacterium vaccae(SRL172).Respir Med,1999,3:557-562.
  6 羅永艾,卢水华,郭述良,等.母牛分枝杆菌在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2):85-88.
  7 靳晓红,刘元东,郭慧兰,等.微卡苗对PPD强阳性者体液免疫的影响及意义.中国防痨杂志,2000,22(1):18-19.
其他文献
以广东省农垦科技中心火龙果基地为例,总结火龙果果园栽培管理技术,并介绍火龙果营销的4种模式,包括预售送货、互联网+农业经营模式、社区生鲜店代销、水果批发商收购,以期为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手术方式的改良。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硬膜下积液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45例患者中,早期25例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术,术后8例复发再次手术,其中5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内陷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双三角去表皮皮下蒂皮瓣转移矫治乳头内陷,术后持续牵引2~3周。结果:治疗15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乳头血运障碍。随访6~12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无复发。结论:本法是矫正乳头内陷的一种较好方法。  关键词乳头内陷去表皮皮下蒂皮瓣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94    资料与方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