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长治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sh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容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72例经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采取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为协同护理模式(CCM)组,给予常规护理为常规组,每组各36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容量管理能力、效果及护理依从性、满意度、再入院率.结果:2组比较,CCM组自我容量管理能力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血管容量[(1.24±0.11)vs(0.75±0.23)L·min-1]、心输出量[(4.94±0.52)vs(3.57±0.51)L·min-1]、心脏指数[(4.76±0.71)vs(3.64±0.66)L·m-2]高于常规组,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5.77±0.52)vs(8.12±0.84)mL·kg-1]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M组出院后3个月再次入院率为19.44%,低于对照组的44.44%.结论: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可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容量管理能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胰腺纤维化(pancreatic fibrosis,PF)是多种原因导致胰腺损伤修复的重要组织学改变,PF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肿瘤等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反应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早期诊断PF,并及早进行临床干预,对减缓病情、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影像学检查为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PF诊断方面发展迅速,其中以磁共振弹性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正常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油溶液构建LF组(n=118)、对照组(n=40),在注射第4、5、6、15周末进行LF组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也称之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主要见于5岁以下儿童,以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KD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世界各地都有KD的发病报道,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男童多于女童[1],其发病率因种族、地域、季节、年龄及家族史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表明,不同人种KD易感性不同,亚裔发病率最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