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能够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物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力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知识面相对城市学生来说比较狭窄,思维局限性比较大,所以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应该得到体现。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教学 提高 学习 兴趣
【正文】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学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加,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给我们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厌学的情绪特别严重。而且一些社会舆论造成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就对这一学科产生一种莫名的惧怕心理,他们觉得物理很高深、很抽象。而且,我自己也感觉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所以要提高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必须从实验教学入手,下面我就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自制实验仪器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搞好实验教学
在农村中学受实验仪器的限制,很多实验都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用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录相来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测量出大气压强的。
我还经常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实验,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与物理知识有关。
将实际生活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
“从生活取得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这就告诉我们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物理与人们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注意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实验,让物理实验回到生活中,并将物理实验应用于生活中。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实验教学
教学不应该只限于课堂上,物理教学还可以在课外生活、游戏和活动中开展,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我校就利用每周四下午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趣味实验,增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求知欲。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农村中学不能因为教学条件简陋就削弱或忽弱实验教学,反而更应重视它,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教学探究过程 中,增强和提高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测力计、潜望镜、小孔成像、简易望远镜、指南针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实施以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农村初中探究式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教学 提高 学习 兴趣
【正文】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学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加,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给我们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厌学的情绪特别严重。而且一些社会舆论造成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就对这一学科产生一种莫名的惧怕心理,他们觉得物理很高深、很抽象。而且,我自己也感觉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所以要提高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必须从实验教学入手,下面我就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自制实验仪器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搞好实验教学
在农村中学受实验仪器的限制,很多实验都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用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录相来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测量出大气压强的。
我还经常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实验,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与物理知识有关。
将实际生活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
“从生活取得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这就告诉我们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物理与人们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注意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实验,让物理实验回到生活中,并将物理实验应用于生活中。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实验教学
教学不应该只限于课堂上,物理教学还可以在课外生活、游戏和活动中开展,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我校就利用每周四下午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趣味实验,增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求知欲。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农村中学不能因为教学条件简陋就削弱或忽弱实验教学,反而更应重视它,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教学探究过程 中,增强和提高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测力计、潜望镜、小孔成像、简易望远镜、指南针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实施以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农村初中探究式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