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子弟学校公益办学模式探析——以北京M学校为例

来源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enl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立学校资源有限性催生了一大批私人老板办学,然而,这些学校很少能够获得合法的办学资质,难以保障教学质量。打工子弟学校生存呈现多样化形态,其中,一种形态是打工子弟学校与社会资源合作探索公益办学教育模式,学校的非营利性保证了社会公益资源的进入与参与,创造了公益办学的新模式。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北京M学校的公益办学模式,此模式实现了办学理念、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的有机结合,探索公益办学模式中社会资源发挥的作用,并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朝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崛起正"瓜分"着政府的权力,逐渐形成了一种与国家权力相对立的社会权力。村民自治组织作为典型的非政府组织,其核心
曼纽琴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是家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在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的简单介绍与回顾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来解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