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 优化教学行为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开展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行为。
  
  一、转变教育观念
  
  1.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
  长期以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情况的评价者。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格式化”地进行教育教学,而新的课程特别强调的便是: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开发者。为此,如何用新的课程理念加强交流沟通,注重过程方法,引导合作探究,突出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转变角色,努力走出“满堂灌”“圈养式”,教师乐讲不疲,包办代庖,学生恹恹欲睡,被动接收等误区,真正把讲堂变成学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对待学生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当成学习的奴隶,思维得不到最大发展,个性得不到张扬,新的课程标准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重新审视,科学定位,倡导了以生为本的全新的学生观,主要表现为:
  (1)发展观。教师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学生。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成才。
  (2)平等观。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充满活力的真人,要相信他们有巨大的潜能,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智力,张扬个性,全面发展。
  (3)独立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都是完整的,独立的鲜活的个体,是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多彩的世界。他们有幻想、智慧,有情感体验,有精神生活,有个性差异,有喜怒哀乐。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这一特点,用活教育理论,紧扣时代脉搏,以自己的学识、睿智和科学方法,用自己的良心、热情和人格魅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棵棵独立的大树,社会的栋梁。
  
  二、优化教学行为
  
  新课程要想推广巩固,扩大战果,全面丰收,迫使教师既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勇于创新,还要适应教育形势,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1.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新课程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观念,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爱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真情关爱,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有过失,有缺陷,逆反心理重,智力发育迟缓,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更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赏识教育,多给他们赞美。“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尤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以及他们的美好品行,质疑精神,求异思维等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称赞,让学生在赏识中长大、发展、成熟,努力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关爱不要伤害,要尊重不要歧视,要赞赏不要训斥。
  2.在处理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引导帮助学生,教师责无旁贷。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探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等学习方式的研究,强调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上做文章,下工夫,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夯实基础,利用资源,营造氛围,自主评价,设计方法流程,重视总结反馈,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参与合作、交流,明辨是非善恶,挖掘创造潜力,调整人生航向,激励公平竞争,真正把学生带进阳光地带,引领他们“诗意地栖居”。
  3.在处理同志关系上,强调反思、合作。
  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从封闭、禁锢、自以为是、文人相轻的学科壁垒中走出来,学会反思,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争当复合型、开放型、学者型教师,还要同家长加强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四有”新人。
  面对新课改,新形势,同时也是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广大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积极进取,不需扬鞭自奋蹄,苦练内功干当前,才能在新课改的浪涛中击水扬帆,永立潮头。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辩证统一。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油”)就是这个战略棋盘上的一个过河尖兵。海外传来的佳音1997年中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善待动物,现实中却很难做到。为什么?我个人觉得是一种基本的认识尚未形成——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动物个个都很神奇。    郭老师:你们小时候一定就会背诵——《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小楠:我还背了首《蝉》——“自认歌声第一流,高居树顶唱穷秋。谁家不道心烦躁,此等歌星请息喉。”  郭老师:写作文时,
企业资质的重要性,已为建筑业内人所共知。但是,你了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的情况吗?你知道铁路建筑业企业有多少家获得了资质吗?你懂得企业资质的作用和获得资质以后企
著名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用大量有说服力的事例向国人宣称: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引用到我们的作文里,用来说明“语言”的创新再合适不过了。语言,是文章能否被读者认可的关键。既然不能教,那怎么办?因而,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艰难。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采取“激励、沟通、关爱、”的形式,在语言的创新方面有很大收获。    一.激励孕育创新,萌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