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n1986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变化,思想观念的更新,对小学生的品德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受到积极影响的同时,现代小学的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作为一位基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和德育管理者,想谈谈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些困境,并建议性的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A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忽视时代特征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强烈作用
  存在决定意识,每种社会都会在生存在这期间的人有着重要影响,包括价值取向。各种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出现,传统的德育方法自然会与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青少年产生距离,所以德育效果自然十分有限。德育工作要讲实效性,如果我们观念跟不上,德育方法一直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趣味性、生动性和新鲜感,效果可想而知。
  
  1.2抢占德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很多小学校目前的道德教育活动仍处在包办代替、从头管到脚的水平,使得很多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心理发展上有严重的依赖性,缺乏德育的主体意识,甚至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和提高自律及自制力更无从谈起。
  
  1.3对学生品德发展认识不足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认识和批判能力不断提高,社会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对社会各种现象的了解不断增多,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容易使他们感到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存在巨大反差。我们的德育工作如果一味对外界现实进行逃避,而不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就会导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混乱或偏差,从而感到学校道德教育荒谬、虚伪,甚至认为成人社会都是不诚实的。
  
  1.4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不够统一
  有些小学思品课教学定位比较模糊,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更为注重传授知识,重视智育,轻德育。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知行统一的目标,已成为制约和阻碍小学德育效果,影响小学品德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1.5学生德育的内化过程没有真正实现
  小学生有其年龄和心理特点,一方面需要采取如《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用这些强制性规则来规范他们平时的言行举止,使他们的言行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但另一方面,如果道德教育仅仅依靠规则的束缚,而不真正实现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过程与情感体验,使之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需求,那这个品德教育过程必然是完全被动接受,很难达到培养其自律品质的目标。
  
  2 对策的思考
  
  2.1内容要重根基
  小学生的身心都尚未成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一方面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一方面又随自身的成长而不断得到调整。德育工作“切入点”必须是从最基本的认知点,从最切身的作为国家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入手。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充分发展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要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提倡先公后私,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三者有机结合,防止向不好方向转化。因此,更新价值观念方面的教育内容,把学校教育与群众性文明活动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显得尤为必要。
  
  2.2途径要切合人性特质
  目前小学德育教育有不少注重 “灌输式”的教育的现象,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状况不够重视。其实,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为了让他们形成好的生活习惯,能生活得身心健康;并且发展自我个性,充实自己的人生等 。因此,改变传统教学途径很有必要,如主动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积极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以此来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思想。
  
  2.3模式要创新
  一些小学生有严重的逆反心理,不接受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说明当代少年成长的需要与我们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相匹配。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体验式的教育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成人的以身示范,通过环境的熏陶,使德育过程具有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不断学习、领悟,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4环境要体现优化特质
  传统德育重视教育环节,然而即使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也难以保证他在任何时候、地点都会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对少年儿童进行熏陶。而这样的环境仅仅靠学校是难以实现的。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同时,政府也可以为学生投入更多,为他们提供更健康的娱乐环境。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成为改革的重点。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对它的信息化建设也更为企业领导所关注。企业财务管理走向信息化可以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危机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学界对货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货币危机的传统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摘 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城市供热企业面临能源材料价格市场化,实行成本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重视加强企业经济管理,通过有效成本管理手段,可及时核算企业运行成本,并提供真实的科学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与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如下阐述关于我个供热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供热企业;成本管理;市场经济  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形式,促进
摘 要:农民工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几年农民工的数量一直都呈现上升趋势。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居住质量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主要影响农民工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就是农民工的平等权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保护农民工在社会上的平等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平等权;法律保障  平等权是宪法赋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