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逐渐在企业发展和教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之课,希望学生能够从基础做起,为自己将来更好的生存条件奠定基础。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本文将结合我多年从事教学的工作经验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改善带来帮助。
【關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还能开发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对日常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根据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来看,这门课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应用能力的培养,仅靠老师的讲解并非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才能得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势在必行。这篇文章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一些不良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研究
合作学习是指将整个班级的学生按每组若干个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学生通过自行努力或者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讨论、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将各组的成果进行比评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提倡“组内合作,组间进行”,对日常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信息技术由于学习范围较广,内容较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下面是对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简介:
(一)有助于学生团结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教育部门为了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而专门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其课本内容从对计算机的基本认识讲起,并进一步深入到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学生由于过去封建的独立意识较强,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之一,能够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日常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团结互助,小组成员提出各自的看法,共同解决遇到的难点。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它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这样可以促使所有学生团结一致,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为其日后在工作岗位的立足奠定基础。
(二)能够促进学生自行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
“创新是教学的立足之本。”日常教学中,无论针对哪门课程,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也不例外,随着目前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过去落后封建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更进一步。小组合作学习是经过众多学者研究出来的,它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科研问题,首先让其进行自行思考,实在无法解决时可以进行小组间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自己小组的观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自行思考,独立完成遗留问题,同时还能督促学生进行新方法的探索,培养其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我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早期,学者从理念层次对合作的价值进行论述的同时也对国外的一些研究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几年来,随着基础教学的不断变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有了一定改进,但是,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该方法在此领域的应用仍未完全成熟,而且存在许多令人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以下是经过我长时间观察研究总结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探索不够透彻
当今社会,国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国际的教学水平接轨,不断对新课程基础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改革。许多乡镇和农村学校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教学基础、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不到及时的改进。比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多媒体、计算机等高等设备,教师无法了解外界的教学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只能停留在过去浅薄的表面上,面对社会中出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型政策探索及其不透彻,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流传于理论和形式,缺乏实践操作和应用
不可否认,在最近几年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只流于形式和理论的弊端仍无法避免。据相关专家透漏,目前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在尝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对其进行实践性的研究仍很少,特别是对理论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更为贫乏。然而,“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基础都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对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的练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让学生随时与周围同学讨论自己不熟练的步骤,目前仅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理论性研究而忽视实践应用,会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学习产生严重影响。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索。下面是针对上述文章中呈现的诸多不足之处提出的相应改革措施:
第一,在校的领导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定时开展相关的讲座和会议,向教师传达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合理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能力。第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要深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同时,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不能进行单独的理论教学,以免学生产生以来的心理。
四、小结
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对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的探索及其重要。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教学水平和国民素质,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理地应用到信息技术等教学过程中,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宋雪冬;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大卫·约翰逊,罗格约翰逊,卡尔·史密斯;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3]马纪云;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家教世界;2013年12期.
【關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还能开发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对日常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根据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来看,这门课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应用能力的培养,仅靠老师的讲解并非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才能得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势在必行。这篇文章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一些不良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研究
合作学习是指将整个班级的学生按每组若干个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学生通过自行努力或者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讨论、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将各组的成果进行比评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提倡“组内合作,组间进行”,对日常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信息技术由于学习范围较广,内容较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下面是对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简介:
(一)有助于学生团结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教育部门为了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而专门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其课本内容从对计算机的基本认识讲起,并进一步深入到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学生由于过去封建的独立意识较强,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之一,能够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日常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团结互助,小组成员提出各自的看法,共同解决遇到的难点。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它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这样可以促使所有学生团结一致,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为其日后在工作岗位的立足奠定基础。
(二)能够促进学生自行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
“创新是教学的立足之本。”日常教学中,无论针对哪门课程,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也不例外,随着目前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过去落后封建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更进一步。小组合作学习是经过众多学者研究出来的,它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科研问题,首先让其进行自行思考,实在无法解决时可以进行小组间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自己小组的观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自行思考,独立完成遗留问题,同时还能督促学生进行新方法的探索,培养其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我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早期,学者从理念层次对合作的价值进行论述的同时也对国外的一些研究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几年来,随着基础教学的不断变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有了一定改进,但是,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该方法在此领域的应用仍未完全成熟,而且存在许多令人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以下是经过我长时间观察研究总结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探索不够透彻
当今社会,国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国际的教学水平接轨,不断对新课程基础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改革。许多乡镇和农村学校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教学基础、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不到及时的改进。比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多媒体、计算机等高等设备,教师无法了解外界的教学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只能停留在过去浅薄的表面上,面对社会中出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型政策探索及其不透彻,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流传于理论和形式,缺乏实践操作和应用
不可否认,在最近几年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只流于形式和理论的弊端仍无法避免。据相关专家透漏,目前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在尝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对其进行实践性的研究仍很少,特别是对理论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更为贫乏。然而,“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基础都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对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的练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让学生随时与周围同学讨论自己不熟练的步骤,目前仅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理论性研究而忽视实践应用,会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学习产生严重影响。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索。下面是针对上述文章中呈现的诸多不足之处提出的相应改革措施:
第一,在校的领导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定时开展相关的讲座和会议,向教师传达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合理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能力。第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要深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同时,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不能进行单独的理论教学,以免学生产生以来的心理。
四、小结
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对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的探索及其重要。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教学水平和国民素质,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理地应用到信息技术等教学过程中,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宋雪冬;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大卫·约翰逊,罗格约翰逊,卡尔·史密斯;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3]马纪云;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家教世界;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