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而如今,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早上爷爷、奶奶背着孙子、孙女上幼儿园已是司空见惯;在家里追着孩子喂饭也是习以为常的,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感恩的心态,他们常常表现出自私,脆弱,敏感,任性、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为此,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因为3—6岁的幼儿教育是孩子终身奠基的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幼儿生活在被特别关爱的环境中,而爱别人的意识相对淡薄。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让他们从中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从专门的感恩活动和一日生活中感恩活动两个方面来进行我们的“感恩”教育。
组织“感恩”教育活动——利用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通过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组织了“妈妈我爱你”的社会主题活动,前期我们发放调查表,让孩子调查了解妈妈的生日,爱好,写下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制作爱心卡片送给妈妈,同时我们还请了妈妈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搓元宵,汤圆煮好后,孩子端着碗,把他们亲手包的汤圆喂进妈妈的嘴里。每个妈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感动的笑容。
另一个班级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开展了“我为妈妈洗洗脚”的感恩亲情教育活动:请妈妈到园来,让孩子给他们最亲爱的妈妈洗洗脚。当孩子端来了一盆热水,晃晃悠悠地走过来,让妈妈把鞋袜脱掉,然后自己卷起袖子,一边用细嫩的小手使劲给妈妈搓脚,一边奶声奶气地说:“今天我给妈妈洗洗脚!”妈妈们看着自己可爱的孩子们,一直在高兴地笑。虽然不少宝宝给妈妈洗脚时,把妈妈的裤脚都给弄湿了,但妈妈们一点也不在乎,笑得却非常开心。一个妈妈说:“看着女儿帮我洗脚的小手和跑来跑去的身影,我突然觉得特别感动……”
生活中融入“感恩”教育活动——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感恩;对其他亲人感恩;对教师、同伴和朋友感恩;对大自然感恩等。
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我为XX做什么?”“妈妈为我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亲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谈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每逢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我们还会相应开展一些活动,让幼儿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情,比如,给父母捶捶背、送一杯热茶或帮妈妈擦桌抹凳等等。
在教学中开展。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加以讲解或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明白感恩的道理。
同时结合主题活动如《长大的我》开展一些“我是爸妈的小帮手”,“我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等活动,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不仅应该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应该帮助身边的人,不仅仅是被爱,还要学着爱身边的人,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
结合孩子们在园过生日请孩子说说自己在接受同伴祝福时的感受,孩子体验了接受别人祝福的快乐。接着问问孩子们:“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说出来,“如果爸爸、妈妈在生日那天收到你的祝福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帮助幼儿在日历上圈出家人的生日,到時鼓励孩子给家人送上自己的一幅画或一句祝福的话语,这也是一种感恩家人的好办法。
在游戏中开展。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于是在下午来接时,很多孩子都不让妈妈抱,而主动自己走着回家了。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个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
加强家园联系——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他能从小就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现在的家庭往往重智力投资而忽视了对幼儿感恩品德的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尊重、孝顺,家人之间的民主平等,这些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应该加强家园联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
总之,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懂得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让孩子们带着感恩之心成长,使自己成为建设温馨和美丽的和谐社会的未来一代新人。
为此,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因为3—6岁的幼儿教育是孩子终身奠基的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幼儿生活在被特别关爱的环境中,而爱别人的意识相对淡薄。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让他们从中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从专门的感恩活动和一日生活中感恩活动两个方面来进行我们的“感恩”教育。
组织“感恩”教育活动——利用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通过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组织了“妈妈我爱你”的社会主题活动,前期我们发放调查表,让孩子调查了解妈妈的生日,爱好,写下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制作爱心卡片送给妈妈,同时我们还请了妈妈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搓元宵,汤圆煮好后,孩子端着碗,把他们亲手包的汤圆喂进妈妈的嘴里。每个妈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感动的笑容。
另一个班级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开展了“我为妈妈洗洗脚”的感恩亲情教育活动:请妈妈到园来,让孩子给他们最亲爱的妈妈洗洗脚。当孩子端来了一盆热水,晃晃悠悠地走过来,让妈妈把鞋袜脱掉,然后自己卷起袖子,一边用细嫩的小手使劲给妈妈搓脚,一边奶声奶气地说:“今天我给妈妈洗洗脚!”妈妈们看着自己可爱的孩子们,一直在高兴地笑。虽然不少宝宝给妈妈洗脚时,把妈妈的裤脚都给弄湿了,但妈妈们一点也不在乎,笑得却非常开心。一个妈妈说:“看着女儿帮我洗脚的小手和跑来跑去的身影,我突然觉得特别感动……”
生活中融入“感恩”教育活动——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感恩;对其他亲人感恩;对教师、同伴和朋友感恩;对大自然感恩等。
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我为XX做什么?”“妈妈为我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亲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谈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每逢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我们还会相应开展一些活动,让幼儿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情,比如,给父母捶捶背、送一杯热茶或帮妈妈擦桌抹凳等等。
在教学中开展。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加以讲解或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明白感恩的道理。
同时结合主题活动如《长大的我》开展一些“我是爸妈的小帮手”,“我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等活动,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不仅应该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应该帮助身边的人,不仅仅是被爱,还要学着爱身边的人,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
结合孩子们在园过生日请孩子说说自己在接受同伴祝福时的感受,孩子体验了接受别人祝福的快乐。接着问问孩子们:“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说出来,“如果爸爸、妈妈在生日那天收到你的祝福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帮助幼儿在日历上圈出家人的生日,到時鼓励孩子给家人送上自己的一幅画或一句祝福的话语,这也是一种感恩家人的好办法。
在游戏中开展。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于是在下午来接时,很多孩子都不让妈妈抱,而主动自己走着回家了。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个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
加强家园联系——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他能从小就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现在的家庭往往重智力投资而忽视了对幼儿感恩品德的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尊重、孝顺,家人之间的民主平等,这些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应该加强家园联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
总之,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懂得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让孩子们带着感恩之心成长,使自己成为建设温馨和美丽的和谐社会的未来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