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误区和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uan898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高低。当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出题随意、缺少指导、批改过简的误区,极大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本文一一对这些教学误区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希望能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产生有益启发。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误区;策略
  作文是现阶段农村小学生普遍感到较有难度的内容之一,不少学生害怕写作、写作信心不足。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写作时容易出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问题;第二,教师陷入作文教学误区,所采取的不当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想要转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利局面,当务之急是认清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便有的放矢一一解决。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误区
  (一)出题随意
  一个好的题目,可以调动学生美好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参与写作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出题随意、背离学生认知实际的问题。不少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题目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出的作文题目不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也不符合农村学生认知实际。例如“我的故宫一日游”、“读《三国演义》有感”、“夸一夸石油工人”之类的题目,大部分农村学生没有去过故宫、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没有机会接触石油工人,那么这些题目不就是要他们胡编乱造吗?
  (二)缺少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作文指导”。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写作质量低下,作文训练效果不明显。一篇作文的完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但是每节课只有四十多分钟时间,大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多把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写作,因此不舍得将时间花在写作指导上。学生在长期的写作训练中没有得到正规系统的指导,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作文水平始终停滞不前。
  (三)批改过简
  批改过于简单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另一个突出问题,有时甚至挫伤了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看到作文本发下来之后,上面只有一两句评语,心情通常都很失落,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写作热情。很多教师只批改错别字、病句,没有眉批,将好文章简单定义为好词好句的堆砌。这样去批改学生的作文,间接暗示了今后写作时只要多注意词句的修饰就可以了。长期发展下去,对于他们写作素养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二、策略
  (一)转换视角,紧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
  农村地区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是语文写作的极佳素材。针对农村小学生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转换视角,紧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设计作文题目。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也体现了语文新课改强调的校本资源开发理念。当学生发现自己要写的是身边熟悉的农村生活,他们自然会感到亲切异常,下笔时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与此同时,通过描写农村优美生活,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本地乡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这不刚好是语文育人思想的一次体现?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结束之后,我请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农作物,以“是我最喜爱的农作物(横线上填农作物名称)”为题,仿照课文描写一下这种农作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农作物是学生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事物,学生对这个题目感到很亲切,也不会抗拒,这为接下去写作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前提。
  (二)指点迷津,引导学生有效展开写作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应该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展开写作。一般情况下,出示题目之后可以就命题、选材、主题、写法、开头、结尾、词语使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一番提纲挈领式的指导。如果课堂上花费在写作指导的时间过多,可以让学生课下完成作文。千万不能吝啬指导时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写作水平永远不会进步。
  “是我最喜爱的农作物”写作教学中,我先带领学生分析了课文《落花生》行文结构、主题思想,随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内容进行描写,学生再写作时显然更加游刃有余了。
  (三)自主批改,激发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独立批改能力的要求,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批改的机会,让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感受一番自己写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教师再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指导,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作文批改时间,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写作的美好感情。
  我的作文课上,较多采用个人批改+交换批改+教师批改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作文批改。学生写作时,由于时间有限,当时所写出来的作文稍显仓促,让他们写完之后自己再批改一次,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来一次认真的自我检查,修改个人作文里面出现的低级错误。但是学生个人的视角毕竟比较片面,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采用交换批改的方式旨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学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最后,教师抓住个人批改和交换批改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作文批改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写作的心理,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面对现阶段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牢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遵循農村小学生认知实际以及写作教学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将作文教学推上科学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太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误区和策略[J].成功:教育版,2010,7(11):107-108.
  [2]孙志琦.浅议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山东教育,2009,5(02):73.
  [3]石燕.浅论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策略[J].教育导刊,2013,3(09):26.
其他文献
◆摘 要:“三分文章七分读”,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供学生朗读的佳作。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朗读是分不开的。课前两三分钟,设置行之有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新授课的节奏之中,提高整节课的效率和质量。而朗读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信息,习练语言,另一方面也能输出自身既有
教育实践证明,具有不良品行的学生或学业不佳的学生,只要我们根据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认真细致深入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引导他们,是完全可以教育好的,但其转化工作十分艰巨.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丁有宽说:“转化一名后进生和培养一名优等生具有同样的意义,同样重要的价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待后进生要做到“对症下药”,唤醒他们自尊,激励他们自强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语感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中,而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尤为重要。小学是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大对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能够增加他们在今后的语文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的理解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着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
◆摘 要: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帮助人更好的建立自信、获得归属感,这是社会对人的要求。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同伴交往的闡述,探究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一、同伴交往概述  1.同伴交往  心理学上对同伴的定义是:同伴是社会上平等、共同操作时,在行为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应注重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以及注重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文内容,从而在师生互动与交流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学生主动举手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同时师生互动中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表明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
摘 要: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我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已引起高度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学者专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概念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可分为纵横两个维度,不仅提出针对学生、教师、学习材料及学习情境方面的策略,还包括概念的引入、建立、巩固与深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育;因素分析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应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前提。目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了。那么,这就意味着新课程在改革之后,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恰恰就可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得
◆摘 要:我国的发展始终坚持科教兴国思想,将发展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打好学习基础。为此应该始终按照快乐教育理念来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快乐的学习知识,获得进步。本篇文章简单的介绍了快乐教育理念,探究怎样借助快乐教育理念来改善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快乐教育;理念;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