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建筑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点缀衬托风景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能够作为园林中的点景或者高潮。同时在园林中起到体闲活动、游览娱乐及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作用。所以,园林建筑设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园林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建筑;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技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景观建筑
对于园林景观建筑的定义,狭义的理解是精神功能超越物质功能,且能美化环境、愉悦人们心灵的构筑物。广义的理解,景观建筑包括城市建筑与园林中提供观赏休憩的各种构筑物,其设计需要遵循科学与艺术的原则,研究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进而进行规划、设计和修建管理。1.1景观建筑的类型
(一)景观建筑的类型
(1)游憩性景观建筑,主要是指具有休息和游赏等使用功能,且具有优美景观造型的建筑形式,如亭子、走廊、花架、榭、舫、园桥等;
(2)园林服务性建筑,目的为使用者提供基础服务设施,如小卖部、茶室、餐厅、厕所等;
(3)娱乐与活动设施,用以开展园林内部文娱、体育活动或园林与外界交流沟通活动,如游船码头、俱乐部、露天剧场、演出展览厅等;
(4)公共管理用设施,如大门、办公室、实验室、栽培温室等;
(5)标志性建筑设施,如园区内假山、雕塑、标识物等。
(二)景观建筑的功能特点
根据园林景观建筑自身特点及其与周遍环境关系,通常承担着点景功能、赏景功能、引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割功能。
(1)点景功能
承担点景功能的景观建筑通常是园林中的主体部分,该种类型的景观建筑能够控制整个园区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构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景建筑不仅自身景观效果较好,且要与园林自然景色相互融合,从而保证景观的整体性。
(2)赏景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在园林中成为一组景观画面的重点时,是为建筑的赏景功能。一组景观建筑物与园区景观结合,相辅相成,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该种功能建筑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朝向、门窗位置、体量等要素。
(3)引导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园林建筑在景观建筑中起到的起承转合的作用。使用者的眼光接触到一处优美的园林景观时,游览线路便会自然延伸,完成“移步换景”,建筑可以成为实现此类引导的主要目标。
(4)分割功能园林
景观建筑常常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变化安排给人以艺术美,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门窗、园洞等都是组织空间与划分空间的优良手段。景观建筑的分割功能就是指建筑本身在园林空间组合和布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认真分析,加强研究,突出强调园林景观建筑的自身特性,关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原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强化风景园林的环境效果与景观品质。
三、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的运用
(一)生态景观理念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对户外空间和土地的生态设计。然而从更深层次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这意味着我们的设计需要尊重物种多样性,尊重自然以及顺应自然,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和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少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需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来塑造园林景观的类型,要充分考虑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维持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现状,尽量的减少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必须保持水与营养的循环,利用的同时需要保护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
(二)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实施全过程的参与
现代意义上的园林景观概念可以解释为区域环境景观的规划、然而在时空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内涵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伴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渗透和交叉,专业间的协调参与显得越来越重要。具有园林专业背景的设计师,通常会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和谐的绿色软景观元素,他会把建筑融合在自然的氛围中然而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设计师,一般会不知不觉的突出建筑硬质景观的因素,仅仅只会把环境绿地作为建筑公共空间的外延所以,在充满活力、创造自然和谐的景观空间中,就需要重视专业之间合作与交流,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的项目策划、设计、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加强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合作
(三)注重环境场所空间的塑造
环境场所空间的创造是体现文化内涵,显示设计思想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尊重项目自然环境,寻找周边环境与场所的完美结合点充分思考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一些方面的因素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设计理念,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者需要创造,并认识、发现、利用原有场地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的结合场地的特性,接受自然的介入,把自然环境融入景观体系之中,也就是常常说的最好的设计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
四、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一)选址
园林景观建筑选址决定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景观建筑和周边环境互动交流、发生对话,成为和谐统一的有機的整体,是建筑设计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选址方面,应因地制宜地考虑生态、地形、水体、植物配置等问题,设计的建筑既要恰到好处地注重突出自然景色特点,又要有自身存在感,成为一处独立的风景线。此外,也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考虑土壤、水质、风向、方位等地理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二)定题
景观建筑的定题主要是对设计初步概念性的思考和建筑语言的落实。设计者需要通过对建筑特点的构思和对建筑语言的表达完成景观建筑的结构、造型、功能特点和艺术内涵的表达。有一定立意的景观建筑,不仅能完成自身的功能特点,也能为其所处的环境增强艺术的氛围。
(三)布局
景观建筑的布局主要考虑组合形式、对比与层次、空间序列以及借景
(1)组合形式
景观建筑组合形式包括:独立的建筑物为主景,与周遍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组群,自由组合,成为连续性景观,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围合形成庭院空间,形成半开放空间,有一定景观整体性:混合式空间布局,总体布局,分区域构图
(2)对比与层次
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对比是把两种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要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即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从配置得当,防比滥用建筑元素而破坏园林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层次的获得主要有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和室内室外的渗透与层次两种表达方式,可以用对景、框景的手法,也可以利用空廊及建筑空间穿插、错落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3)空间序列
园林景观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表达,组合形式通常可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种。规则对称多用于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要求庄严的建筑和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自由不对称空间序列多用于功能和思想意境要求轻松偷快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在设计中需结合环境特点完成表达。
(四)借景
在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中,借景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借景需要把各种能够增添艺术情趣的形、声、色、香融合与场所中,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确保景色特点并富于变化。设计者可通过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手段,利用景观建筑自身特点,达到建筑画面构图、景色融合与艺术表达的需要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方面,应该确保景观建筑能够在园林的空间中有准确、合理的定位,符合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景观整体性的期待。
(1)要有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单体设计相互同步的思维。有相互统一的设计思想,考虑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采取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解决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矛盾部分,确保两者的相互统一
(2)要有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相同步的思维。考虑景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时应与空间环境进行整合,促使它们在反复不断的同步修改完善后能够有机结合,与景观协调。脱离整体,与整个景观设计割裂的片面单一的建筑设计时不可取的
(3)要有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的思维。景观建筑设计的最终建造是在工程施工允许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中应避免单纯追求单体效果与景观追求而脱离现实,应基于对结构的思考完善构思,控制建筑设计的展开
(4)要有设计调整与环境互动的思维。理性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以及未解决的园林与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与人的矛盾,即使调整设计思路,避免设计效率低下
满足景观建筑在以上两个方面获得优势实属不易,景观建筑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客观地分析人们心理特点和诉求,能够合理总结场所的现状与内涵,能够熟练应用不同形式的表达技巧,从而准确传达出自身的构思和意愿,完成与园林完美统一的优秀景观建筑。
结语
作为景观建筑设计师更应把握时代脉搏,以园林文化内涵为创作源泉,在从景观建筑设计实践中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水平,开拓思路,善于继承,不断创新,从整体构思到细部设计,都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设计,使景观建筑成为园林中的一道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李琳.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地景化”趋势研究[D].燕山大学,2012.
[2]卢建亭. 现代园林景观建筑形态的多元化研究[J]. 民营科技,2010,10:278.
[3]税渝. 现实需求矛盾下景观建筑的真实表达[D].重庆大学,2008.
[4]熊旺. 中国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分析[D].中南大学,2010.
关键词:园林建筑;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技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景观建筑
对于园林景观建筑的定义,狭义的理解是精神功能超越物质功能,且能美化环境、愉悦人们心灵的构筑物。广义的理解,景观建筑包括城市建筑与园林中提供观赏休憩的各种构筑物,其设计需要遵循科学与艺术的原则,研究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进而进行规划、设计和修建管理。1.1景观建筑的类型
(一)景观建筑的类型
(1)游憩性景观建筑,主要是指具有休息和游赏等使用功能,且具有优美景观造型的建筑形式,如亭子、走廊、花架、榭、舫、园桥等;
(2)园林服务性建筑,目的为使用者提供基础服务设施,如小卖部、茶室、餐厅、厕所等;
(3)娱乐与活动设施,用以开展园林内部文娱、体育活动或园林与外界交流沟通活动,如游船码头、俱乐部、露天剧场、演出展览厅等;
(4)公共管理用设施,如大门、办公室、实验室、栽培温室等;
(5)标志性建筑设施,如园区内假山、雕塑、标识物等。
(二)景观建筑的功能特点
根据园林景观建筑自身特点及其与周遍环境关系,通常承担着点景功能、赏景功能、引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割功能。
(1)点景功能
承担点景功能的景观建筑通常是园林中的主体部分,该种类型的景观建筑能够控制整个园区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构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景建筑不仅自身景观效果较好,且要与园林自然景色相互融合,从而保证景观的整体性。
(2)赏景功能
园林景观建筑在园林中成为一组景观画面的重点时,是为建筑的赏景功能。一组景观建筑物与园区景观结合,相辅相成,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该种功能建筑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朝向、门窗位置、体量等要素。
(3)引导功能
引导功能是指园林建筑在景观建筑中起到的起承转合的作用。使用者的眼光接触到一处优美的园林景观时,游览线路便会自然延伸,完成“移步换景”,建筑可以成为实现此类引导的主要目标。
(4)分割功能园林
景观建筑常常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变化安排给人以艺术美,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门窗、园洞等都是组织空间与划分空间的优良手段。景观建筑的分割功能就是指建筑本身在园林空间组合和布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认真分析,加强研究,突出强调园林景观建筑的自身特性,关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原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强化风景园林的环境效果与景观品质。
三、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的运用
(一)生态景观理念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对户外空间和土地的生态设计。然而从更深层次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这意味着我们的设计需要尊重物种多样性,尊重自然以及顺应自然,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和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少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需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来塑造园林景观的类型,要充分考虑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维持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现状,尽量的减少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必须保持水与营养的循环,利用的同时需要保护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
(二)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实施全过程的参与
现代意义上的园林景观概念可以解释为区域环境景观的规划、然而在时空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内涵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伴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渗透和交叉,专业间的协调参与显得越来越重要。具有园林专业背景的设计师,通常会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和谐的绿色软景观元素,他会把建筑融合在自然的氛围中然而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设计师,一般会不知不觉的突出建筑硬质景观的因素,仅仅只会把环境绿地作为建筑公共空间的外延所以,在充满活力、创造自然和谐的景观空间中,就需要重视专业之间合作与交流,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的项目策划、设计、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加强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合作
(三)注重环境场所空间的塑造
环境场所空间的创造是体现文化内涵,显示设计思想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尊重项目自然环境,寻找周边环境与场所的完美结合点充分思考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一些方面的因素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设计理念,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者需要创造,并认识、发现、利用原有场地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的结合场地的特性,接受自然的介入,把自然环境融入景观体系之中,也就是常常说的最好的设计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
四、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一)选址
园林景观建筑选址决定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景观建筑和周边环境互动交流、发生对话,成为和谐统一的有機的整体,是建筑设计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选址方面,应因地制宜地考虑生态、地形、水体、植物配置等问题,设计的建筑既要恰到好处地注重突出自然景色特点,又要有自身存在感,成为一处独立的风景线。此外,也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考虑土壤、水质、风向、方位等地理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二)定题
景观建筑的定题主要是对设计初步概念性的思考和建筑语言的落实。设计者需要通过对建筑特点的构思和对建筑语言的表达完成景观建筑的结构、造型、功能特点和艺术内涵的表达。有一定立意的景观建筑,不仅能完成自身的功能特点,也能为其所处的环境增强艺术的氛围。
(三)布局
景观建筑的布局主要考虑组合形式、对比与层次、空间序列以及借景
(1)组合形式
景观建筑组合形式包括:独立的建筑物为主景,与周遍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组群,自由组合,成为连续性景观,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围合形成庭院空间,形成半开放空间,有一定景观整体性:混合式空间布局,总体布局,分区域构图
(2)对比与层次
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对比是把两种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要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即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从配置得当,防比滥用建筑元素而破坏园林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层次的获得主要有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和室内室外的渗透与层次两种表达方式,可以用对景、框景的手法,也可以利用空廊及建筑空间穿插、错落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3)空间序列
园林景观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表达,组合形式通常可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种。规则对称多用于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要求庄严的建筑和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自由不对称空间序列多用于功能和思想意境要求轻松偷快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在设计中需结合环境特点完成表达。
(四)借景
在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中,借景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借景需要把各种能够增添艺术情趣的形、声、色、香融合与场所中,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确保景色特点并富于变化。设计者可通过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手段,利用景观建筑自身特点,达到建筑画面构图、景色融合与艺术表达的需要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方面,应该确保景观建筑能够在园林的空间中有准确、合理的定位,符合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景观整体性的期待。
(1)要有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单体设计相互同步的思维。有相互统一的设计思想,考虑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采取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解决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矛盾部分,确保两者的相互统一
(2)要有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相同步的思维。考虑景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时应与空间环境进行整合,促使它们在反复不断的同步修改完善后能够有机结合,与景观协调。脱离整体,与整个景观设计割裂的片面单一的建筑设计时不可取的
(3)要有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的思维。景观建筑设计的最终建造是在工程施工允许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中应避免单纯追求单体效果与景观追求而脱离现实,应基于对结构的思考完善构思,控制建筑设计的展开
(4)要有设计调整与环境互动的思维。理性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以及未解决的园林与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与人的矛盾,即使调整设计思路,避免设计效率低下
满足景观建筑在以上两个方面获得优势实属不易,景观建筑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客观地分析人们心理特点和诉求,能够合理总结场所的现状与内涵,能够熟练应用不同形式的表达技巧,从而准确传达出自身的构思和意愿,完成与园林完美统一的优秀景观建筑。
结语
作为景观建筑设计师更应把握时代脉搏,以园林文化内涵为创作源泉,在从景观建筑设计实践中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水平,开拓思路,善于继承,不断创新,从整体构思到细部设计,都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设计,使景观建筑成为园林中的一道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李琳.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地景化”趋势研究[D].燕山大学,2012.
[2]卢建亭. 现代园林景观建筑形态的多元化研究[J]. 民营科技,2010,10:278.
[3]税渝. 现实需求矛盾下景观建筑的真实表达[D].重庆大学,2008.
[4]熊旺. 中国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分析[D].中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