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彩艺术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众多艺术中十分受欢迎的一种表现手法。水彩艺术拥有独特的审美角度与观点,如果将水彩艺术应用到效果图设计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不仅可以融合绘画的美感,又可以凸显效果图设计的关注点,因此,探讨效果图中水彩的表现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水彩的简述、水彩的表现技法两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效果图;水彩;表现手法
水彩画相比于其他方式对美的表现有着独特的审美点与着手点,和其他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彩艺术逐渐被应用于效果图的设计之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效果图,不是对自然景物的复制,而是有机的添加原创因素,对眼睛所观察到的加以改造,形成设计物的结构、排列、空间规划等,在光、色的整体搭配下,实现效果图的设计。
一、水彩的简述
水彩并不是简单的水和颜料的简单结合,水彩本身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例如,水彩水分的多少,颜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水分与颜料配比的比例等,水彩中水分表现在纸上的湿度与颜色成为水彩画表现美的途径以及体现自身艺术蕴含的痕迹。水彩画相比于水彩艺术有一些不同,水彩画线与面具有明显的严格性与准确性以及建筑性。水彩艺术画表现为更明显的艺术性,具有创作的意味,表现的方向多为花鸟鱼虫与自然相关的主题。这一点与园林效果图设计时所要表现的意境很相似,例如,园林中的景物位置设计,模拟自然,植物与静物的空间设置、车辆与道路的位置、景物透视等,因此,将水彩技法应用于效果图设计,表现园林的风格、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水彩应用于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一)国外风景画法
国外风景画法中,英国风画法最为引人关注,例如,这种画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层描述法,换句话说就是绘画时,首先涂一种颜色,等水分流失,画干了之后,再加一层或者多层颜色,因此,又可以称这种画法为重叠法,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存在于古典设计风格中的渲染图。
(二)拼接法
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在于分块绘色,一种颜色绘制完成后与另外一种颜色之间存在间隔,以此来防止一种颜色中的水分与另外一种颜色中的水分汇合。另外根据需要,要在两种颜色之间添加线条,应该等待水彩中的水分微干之后再添加,避免两种颜色的拼接出现突兀。
(三)表现动静物的绘画手法
水彩艺术中表现静物的手法,一般情况下使用线条、颜料共同对静物着色,对于动景,在水彩绘画上使用的表现手法一般为“动笔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园林效果图设计能够使效果图更加立体,更利于具体施工的开展。
(四)干、湿画法
干画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水彩画时画笔的笔头含水相对较少,在上色时,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混合也不会影响画的整体表现。相比较于湿画法,干画法在具体进行绘画时限制比较少,并且绘画之前给创作者构思的时间比较多。干画法又可分为干画平涂法、干画叠加法以及干画分割法三种。其中干画平涂法在一般情况下只用来表达具有一定限制的颜色,不可以用来表达具有多种颜色关系的色彩变更,而且也不可以用来表达细微的光色交替。干画平涂法更多的是表达颜色与颜色的协调、均匀,用来表现明暗的差异很少,特殊情况下用干画平涂法表达明暗亮度,处理办法通常为将明与暗两个色调放大,对比明显,两颜色之间不设置过渡色。干画叠加法利用水彩画具有透明度的特点,将一种颜色加之于另一种颜色之上,这种表现手法适合在效果图中大场景设计时使用。干湿分割法应用于园林设计效果图中,是通过颜色的明暗、亮度分划为不同的色块,一一进行处理。具体应用时,效果图比较淡雅、凝练。
湿画法在具体绘画时,首先将画纸染湿,在水分还留在画纸上时进行上色,这就是成品水彩画中烟、雾、鱼等的表现手法。根据创作者的创作意向,水彩画根据技法的不同,可以适当同时运用干湿画法。湿画法又可以分为湿纸画法、沉淀法以及半干联接三种。其中湿纸画法适合在绘画开始时打基础,渲染效果图的效果,形成大体色和色块。沉淀法的绘画原理是水彩所特有的,即利用水彩各种颜色之间存在质的差异,通过颜色沉淀来表现空旷的视野,例如,天空、远景等。半干联接法应用于园林设计效果图中,利用的是纹理吸水的时间长短并且用其他辅助工具控制时间,以此来表现画面的质感。具体绘画时使用大底纹画笔,将画纸涂湿,要保证画纸全部湿透,便立即上第一遍色,待色彩变干之后,使用清水冲洗画纸,冲掉浮色,之后才能涂突显效果的颜色。因为水彩本身带有一定的透明性,画纸浸湿上色会由于画纸带有纹理而留有一定颜色,用来表现效果图中粗面料质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叙述水彩在效果图中的表现手法,对实际操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二者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具有较好的颜色感知力,充分了解水彩的表现手法,通过效果图体现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徐辉.基于表现技法的环境艺术效果图自动分类系统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刘春霞.水彩风景画技法在手绘效果图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06:131-133+137.
[3]王楠.效果图中水彩的表现技法[J].考试周刊,2012,62:34-35.
[4]王锐、赵向东.关于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初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04:91-92.
关键词:效果图;水彩;表现手法
水彩画相比于其他方式对美的表现有着独特的审美点与着手点,和其他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彩艺术逐渐被应用于效果图的设计之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效果图,不是对自然景物的复制,而是有机的添加原创因素,对眼睛所观察到的加以改造,形成设计物的结构、排列、空间规划等,在光、色的整体搭配下,实现效果图的设计。
一、水彩的简述
水彩并不是简单的水和颜料的简单结合,水彩本身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例如,水彩水分的多少,颜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水分与颜料配比的比例等,水彩中水分表现在纸上的湿度与颜色成为水彩画表现美的途径以及体现自身艺术蕴含的痕迹。水彩画相比于水彩艺术有一些不同,水彩画线与面具有明显的严格性与准确性以及建筑性。水彩艺术画表现为更明显的艺术性,具有创作的意味,表现的方向多为花鸟鱼虫与自然相关的主题。这一点与园林效果图设计时所要表现的意境很相似,例如,园林中的景物位置设计,模拟自然,植物与静物的空间设置、车辆与道路的位置、景物透视等,因此,将水彩技法应用于效果图设计,表现园林的风格、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水彩应用于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一)国外风景画法
国外风景画法中,英国风画法最为引人关注,例如,这种画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层描述法,换句话说就是绘画时,首先涂一种颜色,等水分流失,画干了之后,再加一层或者多层颜色,因此,又可以称这种画法为重叠法,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存在于古典设计风格中的渲染图。
(二)拼接法
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在于分块绘色,一种颜色绘制完成后与另外一种颜色之间存在间隔,以此来防止一种颜色中的水分与另外一种颜色中的水分汇合。另外根据需要,要在两种颜色之间添加线条,应该等待水彩中的水分微干之后再添加,避免两种颜色的拼接出现突兀。
(三)表现动静物的绘画手法
水彩艺术中表现静物的手法,一般情况下使用线条、颜料共同对静物着色,对于动景,在水彩绘画上使用的表现手法一般为“动笔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园林效果图设计能够使效果图更加立体,更利于具体施工的开展。
(四)干、湿画法
干画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水彩画时画笔的笔头含水相对较少,在上色时,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混合也不会影响画的整体表现。相比较于湿画法,干画法在具体进行绘画时限制比较少,并且绘画之前给创作者构思的时间比较多。干画法又可分为干画平涂法、干画叠加法以及干画分割法三种。其中干画平涂法在一般情况下只用来表达具有一定限制的颜色,不可以用来表达具有多种颜色关系的色彩变更,而且也不可以用来表达细微的光色交替。干画平涂法更多的是表达颜色与颜色的协调、均匀,用来表现明暗的差异很少,特殊情况下用干画平涂法表达明暗亮度,处理办法通常为将明与暗两个色调放大,对比明显,两颜色之间不设置过渡色。干画叠加法利用水彩画具有透明度的特点,将一种颜色加之于另一种颜色之上,这种表现手法适合在效果图中大场景设计时使用。干湿分割法应用于园林设计效果图中,是通过颜色的明暗、亮度分划为不同的色块,一一进行处理。具体应用时,效果图比较淡雅、凝练。
湿画法在具体绘画时,首先将画纸染湿,在水分还留在画纸上时进行上色,这就是成品水彩画中烟、雾、鱼等的表现手法。根据创作者的创作意向,水彩画根据技法的不同,可以适当同时运用干湿画法。湿画法又可以分为湿纸画法、沉淀法以及半干联接三种。其中湿纸画法适合在绘画开始时打基础,渲染效果图的效果,形成大体色和色块。沉淀法的绘画原理是水彩所特有的,即利用水彩各种颜色之间存在质的差异,通过颜色沉淀来表现空旷的视野,例如,天空、远景等。半干联接法应用于园林设计效果图中,利用的是纹理吸水的时间长短并且用其他辅助工具控制时间,以此来表现画面的质感。具体绘画时使用大底纹画笔,将画纸涂湿,要保证画纸全部湿透,便立即上第一遍色,待色彩变干之后,使用清水冲洗画纸,冲掉浮色,之后才能涂突显效果的颜色。因为水彩本身带有一定的透明性,画纸浸湿上色会由于画纸带有纹理而留有一定颜色,用来表现效果图中粗面料质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叙述水彩在效果图中的表现手法,对实际操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二者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具有较好的颜色感知力,充分了解水彩的表现手法,通过效果图体现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徐辉.基于表现技法的环境艺术效果图自动分类系统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刘春霞.水彩风景画技法在手绘效果图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06:131-133+137.
[3]王楠.效果图中水彩的表现技法[J].考试周刊,2012,62:34-35.
[4]王锐、赵向东.关于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初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0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