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现代医学治疗房颤以维持窦性心律、抗凝、控制心室率为主要切入点,然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及主流治疗——房颤导管消融因术后的复发问题使房颤的治疗再遇窘境。房颤与中医学中心悸相对应。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表明中医药在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以房颤的中医药治疗为主题,通过综述近年来房颤的相关中医治疗研究,归纳了房颤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型分布及施治进展,为中医辨证论治房颤提供思路。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伤科黄水外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Constant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记录治疗后的整体印象改善评分(CGI-S),疼痛和活动障碍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
规范化的子宫肉瘤病理诊断报告是临床对子宫肉瘤诊治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为提高我国子宫肉瘤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学组(协作组)结合国内外关于子宫肉瘤病理诊断和临床的治疗原则,制定了本规范,包括子宫肉瘤标本的固定处理、大体取材描述、病理报告内容和格式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检测等,力求为子宫肿瘤的标准化治疗提供关键性的病理依据。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肠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我国结直肠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标准存在局限性及诸多问题,这大大影响了结直肠癌的检出及治疗。越来越多的病理医师,包括西方国家的病理医师承认结直肠黏膜内癌的存在。接受结直肠黏膜内癌的概念将使病理医师在进行黏膜活检诊断时避免诊断不足,有助于提高我国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和降低其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