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滑模法与爬模法技术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施工都普遍应用了滑模法与爬模法技术,但因为这两种施工方法都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要求施工建设中能够深入了解滑模法和爬模法的基本流程与施工原理,确保高层建筑顺利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滑模法;爬模法;施工技术
  1、滑模法的施工技术
  1.1滑模法施工构成
  滑模法施工包含了模板、提升架以及围圈三个组成部分,其平台系统主要是借助于主操作面和上辅助操作面、脚手架构成。滑模法施工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施工流程进行,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1.2滑模法施工流程
  ①初升: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应依靠混凝土对滑模系统实施试升操作,当混凝土浇筑成型之后选择千斤顶将其提高5cm;随后对混凝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若混凝土出模后依旧存在塌落的情况,则能够判断其出模强度达不到标准,应进行重新施工。若观察到模板与混凝土之间发生粘结的情况,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裂缝,且导致滑升难度增加,则能够判断滑升作业稍迟。在试升的过程中还应当要求作业人员用手指对流出混凝土实施按压,若混凝土表面可见清晰的指纹,指甲划过后发现明显痕迹,则能够进行初升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应对模板提高至少20cm且反复进行检查[1]。
  ②滑升:进行滑升作业时,应当对比灌浆作业中提升速度铸件变缓慢,到模板边缘以及混凝土表面间距已经超过10cm的情况下,才能够根据正常速度上升。施工作业中必须要合理控制时间,两次滑升间隔时间不能够大于1h,从而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密切关注千斤顶的具体状态,如果出现偏差必须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末升:末升作业必须要配合混凝土浇筑作业来进行,所以在滑模法三个部分的施工作业中速度最慢。混凝土施工作业结束后,还应当持续开展滑升作业,直到混凝土真正全部脱离为止。
  通常来说,滑模法施工技术能够应用于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钢筋砼筒壁结构与剪力墙结构或者其他类似于烟囱、水塔等施工对象的建设过程中。
  2、爬模法施工流程
  高层建筑的爬模法施工作业因为技术要求让这一技术方法包含了油缸爬模与千斤顶爬模两个组成部分。
  2.1油缸爬模施工流程和技术特点
  油缸爬模施工通常来说包含了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液压系统、爬升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设备操作架等部分构成。油缸爬模施工作业流程较为繁琐,必须要首先进行浇筑施工,再对钢筋进行绑扎,安装好门窗模板,再进行预埋承载螺栓套管作业,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之后安装挂钩实现导轨爬升与架体爬升,最后一个环节才是合模作业。
  油缸爬模施工基本技术流程包括: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钢筋绑扎→门窗模板安装→预埋承载螺栓套管→安全检查→挂钩安装→导轨与架体爬升→合模循环作业。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对爬吊形式来选择,比如说墙体外爬、内爬外吊等,爬模组装必须要从第三层开始作业,到六七层需要实施楼板施工作业,对吊杆滑轮水缸油罐的合模和脱模而言,要求设置脱模器以促进作业效率的提升。施工完成后,能够把液压设备与模板等进行回收以便循环使用。
  2.2千斤顶爬模施工流程和技术特点
  千斤顶爬模法施工技术包含了横梁、外架梁、大模板、千斤顶以及支撑杆构成,作业流程与油缸爬模技术流程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差异在于增加了脱模与水平作业的内容,详细流程包括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脱模→钢筋绑扎→门窗模板安装→预埋承载螺栓套管→安全检查→合模禁锢对拉螺栓→水平结构作业。应用千斤顶爬模施工法时,在每完成一层墙柱后就应当浇筑一层楼板,从而确保建筑的完整性。对内外墙体与墙柱而言,爬模法施工较为灵活,施工作业中表现出很大的优势,施工所使用到的设备都能够重复持续使用,有效控制施工成本[2]。
  3、应用的注意事项
  3.1混凝土原材料保存
  在滑模法和爬模法施工作业中,进行混凝土原料搅拌作业之前,为有效促进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质量,相关作业人员必须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保存工作,按照我国建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必须对混凝土材料实施科学的保温处理。一般来说,混凝土材料中的骨料应当在使用之前实施热水混合搅拌,骨料搅拌作业的有效管理才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实际性能。在这一前提下,作业人员必须要尽量确保在骨料存储和其他建筑材料的管理使用中防止选择污染指数较高的遮盖物,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防水、防潮性能较高的材料进行遮挡保存。
  3.2施工保温措施
  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中应用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对季节性温差变动情况也必须要进行科学管控。作业人员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施工作业现场的具体温度变化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办法进行调整控制。如果施工作业现场的气温较高,应当及时搭建大棚,对指定施工目标的原材料实施全封闭式保存,通常来说相对于塑料或其他各种遮盖物,帆布材料的应用具有更为显著的遮阳以及保温作用。利用帆布材料作为施工遮盖物,不但可以有效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同时可以在短期内避免施工材料中的水分蒸发。
  3.3混凝土泵送
  在进行混凝土泵送作业之前,要选择相同强度的砂浆对泵管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进行实际作业,确保混凝土泵送的持续性,尽量降低混凝土在泵管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控制热量的散失,降低因为停留时间太长而导致混凝土塌落度的损失,防止出现堵管的问题。若存在必须要停机的情况,尽量把停机时间控制在20min之内,同时需要间隔5min左右开泵一次,预防混凝土发生离析问题。泵料斗要时刻处于运行状态,泵送结束后第一时间对泵管中残存的混凝土进行清理。
  结语:
  总之,对于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来说,滑模法和爬模法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所以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使用哪种施工方法。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应当对两种施工技术方法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在施工作業中能够规范合理的操作,从而真正发挥出两种施工技术的优势,助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佳瑞.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17):51.
  [2]李军.分析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6,2(08):44-45.
  作者简介:
  周绪才,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建筑管理,职称:中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在总结大量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钻孔压浆桩工艺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施工程施工中如何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钻孔压浆桩;坍孔;缩径;串孔;跳打;隔打;蜂窝;架桥  1、概述  钻孔压浆桩施工工艺是: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后,边注浆,边提钻清土,当注浆至一定标高后提出钻具,下放钢筋笼及补浆管,孔口倒入石子,补浆管补浆成桩。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  钻孔压浆桩工艺的优越性在于:
本文以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V型圆柱节点部位圆柱模板下料技术,通过V型圆柱节点部位圆木模板切割点经验公式总结,成功地解决了V型圆柱节点部位圆柱模板下料
本工程主要采用泥浆护壁冲击灌注成桩和滑动模板等技术,加固了富春江电厂左岸下游河道边坡坡脚和护坡,消除了边坡经历多年水流淘刷后,出现的坡脚镇梁沉降和护坡整体向河床侧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重轨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尺寸已达到板带材精度的要求。本文结合万能轧机生产重轨时出现的轧辊轴向窜动进行了影响分析、窜动值测量、原因分析及控制实施。  【关键词】万能轧机;轧辊轴向窜动;分析控制  1、前言  轧辊与两端的轴承座连接在一起,上机后上辊在轴承座内无法移动,而下辊可通过轴向调整装置实现轴向窜动。本文所述方法对轧辊轴向窜动进行了较好的控制,轧辊轴向窜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研究了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且居于污染环境中的非自治捕食系统,考虑到资源存在及死亡个体体内毒素回归环境对种群密度的影响.运用比较定理及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得到
【摘要】现阶段下,我国BIM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BIM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应用。BIM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则是对于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进行的研究与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信息提出一些深化BIM技术应用的意见及建议,希望能够提高BIM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
【摘要】目前,火力发电厂建筑物结构功能和外观要求发展趋向多样化,烟囱这一高耸构筑物不再是单调的圆形,更多的异型烟囱以独特的建筑美感呈现在众人面前。在超高变截面异型烟囱施工中需要使用特定的异型结构钢模板,异型结构钢模板的合理及实用性影响着异型烟囱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异型结构钢模板;超高变截面异型烟囱  1、项目背景  广东陆丰甲湖湾项目烟囱工程高243.5m,该烟囱东南、西北方向外筒壁为弧形面
【摘要】本文概述了绿色施工技术的特点,对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蓬勃发展。房建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建筑材料等,在房建施工环节,还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等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以及计算、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空间观念薄弱,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感到困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