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中,运用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合理采用弱势手练习的实验,对练习者心理因素的调节,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大脑另一半球的开发,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均衡发展,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对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开发学生智力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弱势手练习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应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弱势手;篮球;训练
1 前言
篮球运动的发展对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技术精湛、战术意识超群的全能型队员,是球队致胜的关键。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篮球队员来说,可塑性更大。怎样突破训练中的瓶颈,克服队员在技术上的“高原现象”,这给教练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每个队员都有强势手(惯用手)和弱势手(非惯用手)。一般情况下,队员中右手为惯用手非常普遍,“左撇子”的队员较少。长期以来由于对弱势手技术的重视不够,没有把弱手(以下称左手)技术训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致使弱手技术提高缓慢,从而影响到队员个人技术的突破,影响了篮球技术的全面掌握乃至影响整个球队的成绩。
2 理论依据
2.1 运动技能迁移理论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另一种情景中的知识学习。这种学习之间的互相影响的现象叫做学习的迁移。在运动技能形成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即各种运动技能学习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掌握新技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妨碍新技能的学习;同样,新学习的技能可能对已掌握的技能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现象叫做运动技能的迁移。两侧性迁移是运动技能迁移的一种,即有身体一侧器官进行的技能学习向身体另一侧器官迁移。这种迁移在身体对称部分(右手——左手,右腿——左腿)表现得最明显;其次是同侧部位(右手——右脚,左手——左脚);而对角线上的部位(右手——左脚,左手——右脚)的迁移作用最弱,两侧性迁移对与需要双手或四肢协调的运动技能学习影响较大。
2.2 大脑的分工
人类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它具备图形、空间、绘画、形象的认识能力,即形象思维的能力。右脑处于大脑感知世界的前沿,信息储存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创造性思维中的“知觉”和“一闪念”是极其重要的,这一个“火花”往往孕育一个新理论、新学说,有的甚至摧毁了原有的思想体系。此时,右脑具有的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创新必须充分调用右脑,右脑是我们使用的“弱项”,注重开发右脑潜能,也许更能“少投入、多产出”。
3 研究方法
3.1 对象
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男子篮球运动队20名队员,20名队员强势手全部是右手。
3.2 时间
2008年1月到2008年7月,每天下午2:30-5:30。3.3方法:将20名队员按照同质、同龄分开原则,分成10人的实验组和10人的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次训练前半段(2:30-4:00)内容一样,但是实验组必须用“弱势手”,对照组不加限制,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各自的场地进行。后半段(4:00-5:30)不加限制在同一场地进行训练。同一教练,训练时间为半年。
3.4 前半段训练内容
基本技术:移动——变向跑、转身跑、滑步、侧身跑、反向跑等;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背后传球;运球——原地运球(高、低)、原地身前变向运球(换手、不换手)、行进间高运球、行进间身前变向运球(换手、不换手)、行进间背后运球、行进间运球转身;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运球急停、接球急停)。
基本配合:传切、突分、掩护、关门夹击等。
要求:在前半段训练中的所有任务,实验组全部用左手完成,右手只能作为辅助,如果犯规,训练结束后,罚用左手投篮500次。对照组不限。
策略:暗示实验组的队员,练好弱手你将成为高手;施加心理压力,在有干扰、有对抗情况下完成任务;定时、定量情况下完成任务,及时鼓励和表扬队员,肯定大家的付出、提出努力的方向;提供帮助解决存在的思想及技术问题。营造竞争的氛围,比比谁最好,实验组和对照组看谁进步大。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调查
实验前将队员按照技术水平和年龄同质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队员在得分、篮板、助攻、投篮命中率及三分命中率等各技术指标方面的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分组符合实验要求。
4.2 实验后情况分析
表2数据反应出:通过半年的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有提高。但是,实验组的提高幅度要远远超过对照组。分别是:场均得分提高了2分、篮板球提高了1.5个、助攻1.8个、命中率提高5.3个百分点、三分命中率提高4.5个百分点。这说明弱势手加强训练对提高队员的各项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3 右手带动右侧,弱势变成强势
表3数据表明,实验组通过半年的强化训练,在比赛中基本能够左右开弓,左右手的进攻能力没有太大区别。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左侧的得分、左侧的助攻也基本持平。这说明实验组队员能够在全场的任何一侧、任何地点都保持均衡的进攻。反观对照组,在强势一侧、强势手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弱势一侧就显得力不从心。更深一层的问题是:通过加强弱势手训练,带动了实验组弱势一侧的进攻能力,把原来的“弱势”转化成了“强势”。
4.4 运动成绩明显提高
篮球运动是集体项目,要求队员在场上灵活、机智,能够纵观全局、把握战机、瞬时做出判断,单从得分和命中率方面只能反应出队员的个人技术提高与否。最能反映球员的意识和把握战机的数据是篮板和助攻。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组队员拼抢篮板和助攻均有大幅度提高,队员们能够左右开弓,这说明实验组队员在场上的拼抢意识、站位、把握战机的意识均有提高。也就是说:实验组队员更聪明了、更会打球了。这一点从表4中也可以得到证明:广东省青少年队伍中,我队在2008年以前基本处在4~6名之间,很难有较大的突破。然而通过对加强弱势手训练,成绩稳定在2~4名之间,实验组中有8名队员能够进入球队正选,这说明球队上了一个台阶或者突破了瓶颈。
5 结论与建议
5.1 改善、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是篮球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弱势手训练对篮球队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
5.2 对弱手采用特异性、非传统的、大密度的、对抗性往返强化练习,能尽快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
5.3 有意识地加强左手的练习,左右手互换,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交叉运用。使右脑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更多的锻炼,这能使球员在比赛中更加灵活、合理地运用技术,拓宽队员场上视野,把握比赛节奏,右手带动右侧,弱势变成强势,能使球队取得较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林付海,李德.加强弱手技术的练习促进强手技术的提高[J].少年体育训练,2010.5.
[2]马建华.高中学生弱手投掷技能的教学策略 [J].中国学校体育,2009.4.
[3]赵晶.强化少年儿童弱手技能培养之我见[J].辽宁体育科技,1997.5 .
(广东省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关键词:弱势手;篮球;训练
1 前言
篮球运动的发展对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技术精湛、战术意识超群的全能型队员,是球队致胜的关键。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篮球队员来说,可塑性更大。怎样突破训练中的瓶颈,克服队员在技术上的“高原现象”,这给教练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每个队员都有强势手(惯用手)和弱势手(非惯用手)。一般情况下,队员中右手为惯用手非常普遍,“左撇子”的队员较少。长期以来由于对弱势手技术的重视不够,没有把弱手(以下称左手)技术训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致使弱手技术提高缓慢,从而影响到队员个人技术的突破,影响了篮球技术的全面掌握乃至影响整个球队的成绩。
2 理论依据
2.1 运动技能迁移理论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另一种情景中的知识学习。这种学习之间的互相影响的现象叫做学习的迁移。在运动技能形成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即各种运动技能学习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掌握新技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妨碍新技能的学习;同样,新学习的技能可能对已掌握的技能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现象叫做运动技能的迁移。两侧性迁移是运动技能迁移的一种,即有身体一侧器官进行的技能学习向身体另一侧器官迁移。这种迁移在身体对称部分(右手——左手,右腿——左腿)表现得最明显;其次是同侧部位(右手——右脚,左手——左脚);而对角线上的部位(右手——左脚,左手——右脚)的迁移作用最弱,两侧性迁移对与需要双手或四肢协调的运动技能学习影响较大。
2.2 大脑的分工
人类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它具备图形、空间、绘画、形象的认识能力,即形象思维的能力。右脑处于大脑感知世界的前沿,信息储存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创造性思维中的“知觉”和“一闪念”是极其重要的,这一个“火花”往往孕育一个新理论、新学说,有的甚至摧毁了原有的思想体系。此时,右脑具有的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创新必须充分调用右脑,右脑是我们使用的“弱项”,注重开发右脑潜能,也许更能“少投入、多产出”。
3 研究方法
3.1 对象
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男子篮球运动队20名队员,20名队员强势手全部是右手。
3.2 时间
2008年1月到2008年7月,每天下午2:30-5:30。3.3方法:将20名队员按照同质、同龄分开原则,分成10人的实验组和10人的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次训练前半段(2:30-4:00)内容一样,但是实验组必须用“弱势手”,对照组不加限制,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各自的场地进行。后半段(4:00-5:30)不加限制在同一场地进行训练。同一教练,训练时间为半年。
3.4 前半段训练内容
基本技术:移动——变向跑、转身跑、滑步、侧身跑、反向跑等;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背后传球;运球——原地运球(高、低)、原地身前变向运球(换手、不换手)、行进间高运球、行进间身前变向运球(换手、不换手)、行进间背后运球、行进间运球转身;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运球急停、接球急停)。
基本配合:传切、突分、掩护、关门夹击等。
要求:在前半段训练中的所有任务,实验组全部用左手完成,右手只能作为辅助,如果犯规,训练结束后,罚用左手投篮500次。对照组不限。
策略:暗示实验组的队员,练好弱手你将成为高手;施加心理压力,在有干扰、有对抗情况下完成任务;定时、定量情况下完成任务,及时鼓励和表扬队员,肯定大家的付出、提出努力的方向;提供帮助解决存在的思想及技术问题。营造竞争的氛围,比比谁最好,实验组和对照组看谁进步大。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调查
实验前将队员按照技术水平和年龄同质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队员在得分、篮板、助攻、投篮命中率及三分命中率等各技术指标方面的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分组符合实验要求。
4.2 实验后情况分析
表2数据反应出:通过半年的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有提高。但是,实验组的提高幅度要远远超过对照组。分别是:场均得分提高了2分、篮板球提高了1.5个、助攻1.8个、命中率提高5.3个百分点、三分命中率提高4.5个百分点。这说明弱势手加强训练对提高队员的各项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3 右手带动右侧,弱势变成强势
表3数据表明,实验组通过半年的强化训练,在比赛中基本能够左右开弓,左右手的进攻能力没有太大区别。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左侧的得分、左侧的助攻也基本持平。这说明实验组队员能够在全场的任何一侧、任何地点都保持均衡的进攻。反观对照组,在强势一侧、强势手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弱势一侧就显得力不从心。更深一层的问题是:通过加强弱势手训练,带动了实验组弱势一侧的进攻能力,把原来的“弱势”转化成了“强势”。
4.4 运动成绩明显提高
篮球运动是集体项目,要求队员在场上灵活、机智,能够纵观全局、把握战机、瞬时做出判断,单从得分和命中率方面只能反应出队员的个人技术提高与否。最能反映球员的意识和把握战机的数据是篮板和助攻。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组队员拼抢篮板和助攻均有大幅度提高,队员们能够左右开弓,这说明实验组队员在场上的拼抢意识、站位、把握战机的意识均有提高。也就是说:实验组队员更聪明了、更会打球了。这一点从表4中也可以得到证明:广东省青少年队伍中,我队在2008年以前基本处在4~6名之间,很难有较大的突破。然而通过对加强弱势手训练,成绩稳定在2~4名之间,实验组中有8名队员能够进入球队正选,这说明球队上了一个台阶或者突破了瓶颈。
5 结论与建议
5.1 改善、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是篮球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弱势手训练对篮球队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
5.2 对弱手采用特异性、非传统的、大密度的、对抗性往返强化练习,能尽快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
5.3 有意识地加强左手的练习,左右手互换,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交叉运用。使右脑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更多的锻炼,这能使球员在比赛中更加灵活、合理地运用技术,拓宽队员场上视野,把握比赛节奏,右手带动右侧,弱势变成强势,能使球队取得较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林付海,李德.加强弱手技术的练习促进强手技术的提高[J].少年体育训练,2010.5.
[2]马建华.高中学生弱手投掷技能的教学策略 [J].中国学校体育,2009.4.
[3]赵晶.强化少年儿童弱手技能培养之我见[J].辽宁体育科技,1997.5 .
(广东省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