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茶陵二中 湖南 茶陵 412400)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竟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是亲密的友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成、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二十个字,是对我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别于一党制、多党制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点。这个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弄清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的关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的关系。1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是亲密的友党,不是兄
弟党,更不是资本主义政党之间的朝党和在野党、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关系。
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根本的是共产党领导。共产党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
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共同进行推翻三座大山的伟大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以《共同纲领》为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半个世纪中,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从而使我国既保证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又创造了振奋活跃的民主气氛。这与西方多党制中以谋取执政地位为目的的反对党、在野党具有本质的不同。
2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二者是相对独立的,不存在隶属的关系。
这种关系,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力的统一。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国家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但是二者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共产党和民主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相互监督。
4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总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坚定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民主党派建言献策;有利于我们党接受来自党外的批评和监督;有利于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形成亲密团结、共同奋斗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竟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是亲密的友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成、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二十个字,是对我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别于一党制、多党制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点。这个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弄清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的关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的关系。1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是亲密的友党,不是兄
弟党,更不是资本主义政党之间的朝党和在野党、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关系。
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根本的是共产党领导。共产党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
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共同进行推翻三座大山的伟大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以《共同纲领》为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半个世纪中,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从而使我国既保证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又创造了振奋活跃的民主气氛。这与西方多党制中以谋取执政地位为目的的反对党、在野党具有本质的不同。
2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二者是相对独立的,不存在隶属的关系。
这种关系,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力的统一。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国家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但是二者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共产党和民主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相互监督。
4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总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坚定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民主党派建言献策;有利于我们党接受来自党外的批评和监督;有利于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形成亲密团结、共同奋斗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