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控加工的工艺在传统机床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使用数字信息来控制零件加工的一種机械加工方法。而为了优化数控加工的工艺、程序设计、编程技巧,有必要对于其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数控加工工艺的使用效率以及生产自动化程度。
  关键词:数控加工;设计;研究
  前言
  数控加工工艺作为现代模具制作加工的一种先进手段,用途十分广泛,这种通过计算机控制加工的工艺。
  1 关于数控加工概述
  1.1 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数控加工工艺具有工序集中、自动化、柔性化高、能力强等特点,内容十分具体。数控加工工艺相对于传统加工工艺来说加工工序减少,但是工艺内容也更为复杂。其中数控加工工艺具有复合性、集成性,可以将多种数控加工结合起来,在一次性的装夹中完成,大大减少了专用夹具需求量,节省了加工成本。
  1.2 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的区别
  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的区别可以从加工工序、编程设计、工具装夹等方面看出来,大大提高了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在加工工序方面,数控加工通过计算机控制零件的加工,因此要比普通的机床加工更为具体负杂。在编程设计上,数控加工程序由于包括调试、模拟、设计、加工等方面的内容要比普通的机床编程复杂、严谨。在工具装夹上,数控加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一次工序的装夹来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装夹、工具。
  2 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
  2.1 数控加工工艺划分的原则
  在数控加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弄清楚如何加工表面,并且划分好加工工序中的先后次序以及需要加工的次数。在一般情况中,通常要求在一次性的装夹中集中完成一个零件大部分的工序,这样集中工序加工不仅能大幅度的提高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零件加工的完成度,缩小其地位误差。在划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刀具的使用来划分,先将需要同一把刀具加工的部分全部完成,再更换刀具统一加工下一个需要集中加工的部分,这样可以在减少更换刀具的过程中缩减加工的时间,保证生产效率。在加工的程度上,可以按照精、细来划分,为了考虑一些温度环境带来的误差,可以将这两者分开来加工,保证零件的质量。
  2.2 先粗后精的原则
  在进行数控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加工的整体速度,应当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则来划分工序。对于零件的大量加工应当先进行粗加工,在保证零件刀削深度、刀具耐用度、机床性能的前提下,加深切削的深度,减少走刀的次数,以此减少在后面工序中的工作量。粗加工结束后,应当开始进行半精加工,保证在进行精加工时能够满足加工均匀性的要求。在进行精加工时,则需要避免在连续轮廓加工时出现换刀、停顿的现象,因为此时需要保证零件加工完成后表面的光滑和精度,否则将会留下划伤、变形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2.3 先近后远和先内后外的原则
  这里的远近是相对于零件加工的位置与刀点之间的距离来说的,而内外指的是零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一般情况下,在加工工序的过程中会先选择离刀点近的零件部分进行加工,对离刀点远的地方后加工,这样在可以缩短刀具移动的距离和移动浪费的时间。对于内外都需要加工的零件,一般情况下会先加工内表面,然后是外表面的加工,而在装夹的过程中不能只加工零件一个表面,应当内外表面相互交叉来完成。
  2.4 走刀线路最短的原则
  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走刀线路最短的加工工序,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加工过程中刀具移动的磨损,并且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在选择走刀线路上,应当确定好走刀的起点以及需要换刀的位置,根据这几个点再通过路径间空行程适当的选择,则能够选择出走刀线路最短的原则。对于加工工序中的编制,可以将程序的段数尽量缩减,确保程序的操作不会太过复杂。
  3 数控加工工艺的方法研究
  3.1 Master CAM的技术方法
  CAD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控加工工艺更为精确化、系统化,并且将数控信息通过编程设计输入计算机,实现了零件加工设计的优化。而Master CA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强大的实用价值的软件,操作简单易学,受到广泛的应用。Master CAM具有强大且稳定的塑型功能,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设计出复杂的曲线、曲面零件,并且还拥有曲面粗加工、精加工的功能。在数控加工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数控机床的特殊性,对于系统运行的环境要求为宽松,并且可以提供刀具路径切换模拟的功能,反映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真正实现了产品设计和再生产的一体化发展。Master CAM包括多种曲面加工的方式以及精加工的方式,其建模功能有利于于产品的设计与修改,并且还具有数控程序传输的特点,并且对于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并不高,在一般配置的电脑上即可运行使用,操作界面也相对于同类软件来说较为简洁,性价比很高,这些优势都使得其在数控加工中仍然处于优势的地位。
  3.2 仿真技术的方法
  在数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控编程在实际机床上进行调试,从而验证其正确性。而这一调试的过程,将会给正常的加工生产过程带来影响,占用大量的生产时间,降低生产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进了仿真技术,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加工的模拟,不仅能够减少调试的时间,而且能够避免工具的上的磨损浪费。仿真技术方法包括几何仿真、物理仿真,两者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当趋利避害,选择最合适的仿真技术方法。几何仿真技术主要采用美国开发的VERICUT软件,具体的功能包括NC程序验证模块、多轴运动模拟模块、实体比较模块、优化选择路径等,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仿真不同种类的CNC系统以及刀位。而物理仿真技术针对的是在加工过程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质量、受力、速率等,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在切削中参数的控制、刀具磨损的预测等,能够大幅度的完善数控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
  3.3 异形槽零件加工方法
  在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异形槽类零件的加工,包括V形槽、圆耳草等。通常直槽与矩形槽加工的过程较为简单,而异形槽的加工过程复杂,加工编程也具有其特殊性。对于V形槽和圆耳槽在刀具中应当使用切槽刀进行加工,而不是尖刀。在圆耳槽加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切槽刀的刀位点在左,在编程的时也应注意要加一个切槽刀的宽度。并且在圆耳槽的加工过程中,切槽刀首先应当加工其中间的部分,再分别使其左刀尖、右刀尖对应的与其左右圆弧边缘进行加工,而不是通常意识中的走圆弧线路径。在圆耳槽的圆弧较大时,可以在加工时增加斜线,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加工,也大大节省了加工飞工作量。
  结束语
  随着数控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其设计原则和方法也应当不断发展,从而优化数控程序设计,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只有坚定信心,不断探索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坚持使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就一定能实现数控加工工艺质的飞跃,为实现数控车间高效化、系统化生产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济,周艳红.数控加工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1-70.
  [2]覃岭.数控加工工艺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2-3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结构不断复杂,因此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及其测量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误差补偿技术作为现代精密工程的重要技术支柱之一,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机床;精度检测;误差补偿  一、误差来源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误差源主要表现为机床系统的空间误差、刀具系统的位置误差、工件和夹具系统的位置误差、检测系统的测试误差和外界干扰误差。经过统计机床误差占各
一、国内:  专利数据时间(按申请日):2010年-2014年  检索国内专利总件数:14469件,其中发明专利7764件,实用新型6705件  (限于我国专利的审查程序,实用新型专利从提出申请到授权公告需要1年左右时间,发明专利从提出申请到公开需要18个月的时间,因此上述分析中2014年的申请量并不是最终的数据。)  1、申请数量和趋势分析  分析:从专利增幅来看,我国2010年到2013年间,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地进步,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新课改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提出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数学教
世纪之交的文学抉择与“九十年代新复古主义”范钦林文学的选择说到底还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曾经经历过一次巨大而艰难的文学选择。从黄遵宪的“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从中获得音乐美的感受。感受鉴赏音乐美,使人的精神得到愉悦、满足,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欣赏曲的理解,提高审美能力,
摘 要:ABR工艺在总结了各种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处理工艺特点性能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的一种高效新型的厌氧污水生物技术。ABR器具有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稳定性高的特点。本实验采用ABR-SBR组合工艺治理制药污水。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运转灵活、基建费用低、耐冲击负荷的特点。  关键词:治理;制药;污水  ABR工艺首先由美国stanford大学的McCarty等于1981年在总结了各种第二代厌氧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