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保护立法价值选择的偏差及其纠正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yqgf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我国农地保护立法价值选择的偏差,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方案。我国农地保护立法价值选择的偏差表现为农地保护立法强调宜缓不宜快,主张宜粗不宜细,重公法轻私法,重实体轻程序。纠正上述偏差要求必须重视农地保护立法的及时性,增强农地保护立法的可操作性,加强农地保护立法的私法性,完善农地保护立法的程序性。
其他文献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确立起西方理想主义的基本模式:即现象与理念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近代从笛卡尔开始,树立起人内在理性的力量,强调人可以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理性力量,为自己创造
探讨基于K-TH阶中心矩重建一系列基于多波段向量特征和均值向量差异图像的差异性K-TH阶中心矩中心方法。与多波段灰度图像、RGB融合图像、eCongnition软件处理后图像相比结果表明,重建图像信息量在低k值下得到显著增强,可应用于农业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环境污染、洪水治理方面,用于检测与周边环境变异较大区域;当k值增加时,重建图像信息量急剧降低,多波段向量特征和均值向量差异被放大,图像趋向于
2009年11月10~14日,调研组对四川省成都市、洪雅县和重庆市的5家规模奶牛场(小区)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结果看,四川/重庆奶牛饲养规模化程度较高,奶牛养殖业形势稳定;但缺少土地和粗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