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时代:店铺招商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hm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场如战场,市场如情场,客户如恋人,招商如恋爱。
  当今社会,一样的品质,一样的诉求,一样的广告,一样的促销......已经进入了同质营销时代,产品与产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差异化越来越小,在此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越来越低,选择余地越来越大。
  另外,店铺不仅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敲门砖”,店长又是生产厂家的“销售经理人”,同时还是消费者的购物代理人,故企业争着向店铺招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显然,企业招商,已经成为众多老总的闹心事,一线城市规模大的店铺非知名品牌不愿合作;三四线城市店铺合作“筹码”偏高,企业“进场费”不到位也很难“挤”进去。微利时代中小企业招商难,这是事实,怎么办?
  诚信第一 价格合理
  现在有些厂家在招商时把产品价格报的很低,即使是同等的质量产品,同样的二线品牌,同样的包装成本,也比市场低5-10元;这是企业在招商时的承诺,经销商也被企业“实惠”价格感动的签了合同,但好景不常,就在经销商首批进货即将卖完,准备第二次进货时,厂方说原材料涨价,各款产品均上调5元,有的厂方根据不同产品上调5-10元;经销商感到纳闷:刚签合同不到二个月啊?为什么就这么快涨价啊?厂方客气的说出理由:没办法啊,现在什么都涨价啊?但无论厂方怎样解释,经销商就是不愿意接受。过一段时间经销商就不再主动联系厂方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厂商“感情”,最后被无情的“价格”导致破裂了。
  这里我们不便知道原材料是否涨价?即使涨了,那么企业涨5-10元是否合理?企业在招商时为何没预留价格空间?或者企业在招商时为何不明示涨价政策?还是先忽悠再说?还是骗“你”没商量?企业耍聪明,经销商也不笨,经销商惹不起,躲你可以吧,大不了经销商重新选择了新的品牌及产品经销还不行啊。鉴于此,笔者呼吁部分企业要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考虑问题,产品价格制定不仅要有吸引力,还要有一定合理公道性,否则,企业损失的不仅是信誉,更是生意。
  扶上马 送一程
  很多企业,在经销商打款以后,除了接到一定货款的产品、货架及宣传物料以外,就再也看不到其它什么支持了,特别是一些企业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只要把钱打到账户上,产品能否卖出去,就看经销商的能力了。当然,对于有一定渠道且运营良好的经销商来说,确实不需要厂家的多少支持,经销商只强调销量返点就可以了;但是,对那些没有一定资金实力、没有一定的渠道资源,以及有资源、有实力但不懂做市场的经销商,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企业应针对这类经销商进行重点扶持,企业在第一次和经销商合作时,应随货到之日起,派遣1-2名营销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对经销商进行人力上的支持,时间在3-6个月为宜,主要工作内容:一是帮助经销商组建营销团队;二是对新进业务人员进行产品、原料基础知识、营销技巧的培训;三是帮助经销商去开发市场。给人力的阶段主要目的是“扶上马送一程”,直到经销商运转正常,企业再将自己的业务人员召回公司。
  物力支持 配备到位
  物力支持,就是企业为门店经销商提供的促销物料、产品货架、量器具、盛具、喷涂(洒)设备、调色设备、培训设备、物流设备等,虽然一线品牌大多都会配备,但都不是很到位,而有些中小型企业不用提,根本就没有。一些经销商原来选择大品牌合作,后来“甩手”与小品牌“联姻”,问起缘由,他们大多言及此事;另外,虽然一些企业有这方面的承诺,但要求经销商全年必须完成一定的量才能享受“最惠企待遇”;这个待遇在经销商资源好、市场运作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到的,可问题是那些刚刚走上创业之路、没有实际运营经验的、有资金无市场的、有资源无方法的经销商,想得到“如此待遇”, 应该说还不是太容易的,如果企业只是强调完成销量有此待遇,完不成销量没有的话,那么,企业将慢慢会失去一部分客户,或者企业一开始就和一部分经销商“失之交臂”。笔者曾在去江西、安徽等省做市场调研时,就在三、四级市场了解到很多类似案例。诚然,在店铺一开始营业时,由于资金实力、客户资源、渠道开发、营销团队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很需要厂家提供物力上的支持,厂家若能站在门店经销商角度满足其如此物力上的要求,企业的客户就可能会不断的增加,生意也可能会越来越好。
  兑现承诺 追求双赢
  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不同档次的客户其需求也不一样。资金不足的店铺大都喜欢厂方铺底、资金充足的店铺就喜欢跟企业要政策。诸如首批进货支持、店面装修补贴支持、广告支持、涂料经销商油木工会议支持、分销会议支持、经销商物流运输支持、物料支持、人员支持、促销活动支持、营销方案支持、退换货政策、返利政策等,在厂商合作洽谈合作之前,这12项支持,若厂方有一项没有满足经销商,经销商就有可能终止谈判;俗语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时间久了,厂家也学会“谈判技巧”,先答应客户签完合同,等客户进货以后再说,就是这样厂商双方先经过一段甜蜜的“婚恋”,当客户打款进货以后,厂家就以原材料涨价、宣传物料印刷改版、物流费用增高、人员跳槽离职、销量没完成等种种原因及借口对政策进行“打折”,当客户发觉被厂方“忽悠”以后,开始“报复”,先是“红杏出墙”,搞“婚外恋”,接着开始正式寻找新品牌,最后进行不同区域窜货,逼得厂家“离婚”,所有这一切都是“政策”惹的祸。如果厂家政策给力,也许厂商双方将会“白头偕老”,共同经营美好的“爱情”。
  免费策划 注重实效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店铺有资金、还是有渠道;不管其规模是大还是小;不管其所处是一、二级市场,还是三、四级市场,他们都同样希望厂家能给他们免费做策划。当然策划的范围包括:产品推广手册、业务员培训手册、经销商运作指南、门店形象策划、小区推广方案、产品促销方案、市场拓展方案等系列策划活动,提到企业给经销商做策划,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一般企业在招商政策中都会提及的事,感觉企业给经销商做策划已经是“昨日黄花”了,无需再提;但是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有些厂家,虽然有了“策划”的承诺,可是他们的承诺有的是虎头蛇尾,有的是不切实际,有的是敷衍店铺经销商骗取签单,有的是只针对一、二级市场忽略三、四级市场等等。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也就是说策划不给力不如不策划。如果企业在招商前有这一承诺,且每一个策划都非常给力,那么企业策划的美誉就会不胫而走,经销商就会争着与企业合作。这也是吸引店铺经销商的一大卖点。企业要把店铺经销商当成是自己的子系统,看成是自己营销队伍,并把店铺当成是企业营销网络的一个部分。
  为店铺做渠道
  俗话说:渠道为王,终端制胜。渠道一经建成,可以给予厂家丰厚的回报, 成为厂家的无形资产。然而在中小企业招商时,很多店铺往往担心的是打款后货在仓库里滞销,或者渠道少卖不出去。企业如果倒着做市场,也就是说企业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店铺以前,要先做市场再做渠道。先在当地找到合适的店铺经销商,在帮助经销商做业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经销商的下家和当地的零售店。或者企业直接和当地的零售店发生业务关系,通过直接对零售店的促销活动炒热了整个市场,使产品成为畅销产品。这个时候主动权在企业的手上,那么再通过招商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经销商来管理市场,完成渠道的建设。
  企业完成终端渠道建设以后,在招一、二级经销商就比较容易了。如广东某化工有限公司,一开始在业内毫无名气,无人知晓。但公司就是采用帮助店铺经销商“做渠道、卖产品”营销战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已经使公司从创业之初的6个人发展到全国100多个店铺,员工有800多人,最终把一个无名的区域品牌做出全国品牌,从而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终端给力 形象升级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不仅能深深的吸引着消费者,还能促使潜在客户及下游经销商产生即时或冲动购买。然而,事实上品牌形象内容主要有两方面构成:第一方面是有形的内容,第二方面是无形的内容。品牌形象的有形内容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性满足与品牌形象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一接触品牌,便可以马上将其功能性特征与品牌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感性的认识;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是营销者赋予品牌的,并为消费者感知,接受的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
  由此看来,企业在价格、人力、物力、政策、渠道、策划给力时,还必须考虑形象给力,特别是终端形象,不仅能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同时又能刺激消费者购买欲,因此,企业要把终端形象作为业务员和导购员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建议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终端陈列或导购仪表仪容的品牌形象评比活动,来强化品牌终端形象建设。
  总之,商场如战场,市场如情场,客户如恋人,招商如恋爱。中小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厂商合作模式:既分工明确,又通力配合。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店铺,按照需求重点分别采取有舍步骤,来体现品牌积极的市场态度与合作诚意,打消店铺经销商顾虑,增强店铺销售的信心。在目前绝大多数品牌的营销支持还停留在提供一点终端包装、宣传资料,或者顶多提供一点广告费用的初级阶段,要对招商工作进行资源优化,最终为店铺制定的系统化、整体性扶持计划,无疑将对店铺经销商产生巨大的吸引。
  毋庸置疑,只要中小企业正确诊断出招商的“病因”,对照笔者所列的七部曲,并把招商的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入位,让店铺感觉企业真正在修炼招商“内功”,那么,招商工作也就不难了。
其他文献
这几年进入传统的制造行业领地,完全靠互联网成功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唯有小米做到,尽管有很多企业也依靠互联网注入新的基因,但是似乎都没有小米这么耀眼。那么,传统企业到底可以向小米学些什么呢?  抽文:创新不是排山倒海,而是你真正的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从消费者的痛点出发,将痛点变成一种新的体验。  事实上,消费心理、价值主张和兴趣爱好才是抓住消费者的真正关键,小米抓住的是科技消费群体中的“精众”,精
期刊
并不一定是非常有钱的人才能买。消费者可以是处于人生某个特殊的阶段,如孕妇、更年期女性、高考生等;还可以是不具备购买能力,却能够影响整个家庭消费的婴幼儿。  近年来,高端食品消费已成为一种趋势,杂粮、有机蔬菜、海鲜等在大中城市有大批忠诚拥趸。可以预测,高端食品将在未来十年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高端食品企业要想突破重围,走出销售困境,应先学会整合各种资源。  1、定位:精神需求比
期刊
日前,有消息称,工信部已确定国产婴幼儿奶粉重点扶持企业名单。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高原之宝五家企业入榜。据测算,全行业扶持资金的额度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行业整顿和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也在实质上为国产奶粉与进口洋奶粉的抗衡提供了便利。  工信部确定五家乳企,将获政策扶持  日前,有消息称,工信部已确定国产婴幼儿奶粉重点扶持企业名单。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高原之宝五家企业入榜。  国际
期刊
百枣纲目定位中高端市场,目标锁定为懂得养生、有购买力的成熟知识女性。  一方水土出一方名品,中国地大物博,几乎每一个区域都有在全国闻名遐迩的特色产品。就山东一地来说,就拥有莱阳梨、烟台苹果、乐陵小枣、龙口粉丝、东阿阿胶等众多特产产业。  相比其他产业,山东乐陵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一直以来,乐陵本地做枣的企业不少,但却没有一个拳头产品和标杆企业去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随着时间推移,乐陵小枣的品
期刊
导语:  郎酒反应有点激烈了,其实学学汾酒的串货管控,去查谁的货,让谁收回去就好,打源头,不打下游。  事件回放  9月2日,郎酒集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公司已于去年12月11日与四川壹玖壹玖企业管理连锁有限公司(下称“1919”)终止合作,后者不再是公司授权的经销商,对后者所销售郎酒产品不作质量保证,不提供售后服务。同时,在成都当地媒体上也刊登了该声明。  对此,1919董事长杨陵江表示,郎
期刊
看到叶茂中在微博上矫情,忽然有了写字的欲望。他要“起舞”,总得有人围观罢。  “我干营销干广告24年,最难过的是为推广产品,编了太多的概念,不乏忽悠,给社会传递不少负能量。惭愧至极,忏悔至极。从今天起,挑企业,挑产品。挖掘真正的好产品推荐给消费者,向社会输出正能量”  虽然叶茂中这则微博写得虔诚之至,但以我对他的了解,感觉叶茂中一定是大白天撞鬼了。实事求是地说,前面说的倒真是事实。至于“惭愧至极,
期刊
在缺乏共同语言,各自为战的情况下,白酒品牌战略脱节、传播和促销不符,造成品牌内斗、创新能力差,随之而来的就是消费者的混淆与失望。  酒品的消费已经趋于多元化,一些白酒企业借健康理念大肆宣传,不断影响社会白酒的消费观,使得社会对其它酒品更勇于尝试和接受。  未来,中高端市场的内斗会更为激烈,全国二线品牌的中高端产品将会面临尴尬处境,而白酒一线品牌阵营,将会呈现立体化战略趋势。  象许多产品的竞争一样
期刊
促销推广已成为产品实现快速动销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对于价格明显高出同类的产品如何推广进而实现终端制胜呢?  营销的本质是要将产品卖出不同,产品的独特性除了常规的宣传手法外,有时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赠品来实现。  随着市场上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产品同类化、同质化日益严重,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走进各大主流卖场(尤其是节假日),各种快消品的终端促销推广方式花样百出,产品促销人员的叫卖声也是不绝于耳。促销推广
期刊
有句话说的好,落后就要挨打。  这话用来形容方便面企业如今的境遇,一点也不为过。  试着只带5毛或者1块钱去超市逛一趟,方便面很有可能是你唯一能买到的单件商品。在通货膨胀如此厉害,饼干、饮料、糖果等“同侪”想方设法变相涨价的当下,方便面数十年如一日的价格堪称淡定。(当然,面饼克数其实一直在瘦身。)  然而,价格再淡定,恐怕也扛不住业绩和生存环境的恶化。统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方便面业务亏损
期刊
对于香飘飘产品自身成长而言,目前实现的是仅仅单点突破,并没有形成强大的系统集群竞争力。香飘飘如果没有持续的产品创新和丰富的产品线,恐怕还会步入五谷道场的后尘,从而走向衰落的边缘。因此香飘飘也必须要通过建立行业内的强势品牌,才能对奶茶产品的系列创新和实施下一步的产品簇群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要在市场中建立稳固的地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线的延伸和市场营销综合能力。  立顿一方面推出杯装奶茶,与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