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成,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预习作为上课前的事先准备和学习,会直接影响听课效果,进而影响到其它学习环节的顺利进行。
  具体地说,预习就是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工作,这个环节对学习影响很大。
  一、为什么预习会有显著的作用
  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质量。
  可以这么说,预习的好处直接体现在上课的时候,而课堂学习在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具体分析预习对课堂学习的促进作用。
  (1)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
  上课有这么一个特点:学习新知识要用到旧知识旧概念,也可以说,要用到很多以前学过的储备在头脑中的知识。每上一节新课我们都会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由知识的科学体系所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循序渐进。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遵循一定的次序来学习,这样才能更快地前进。如果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了或遗忘了,那就意味着你头脑中的知识的序列或者说学习的阶梯中断了,结果就只好听“天书”了,还谈得上什么课堂收获呢?
  总之,坚持预习新课用得着的旧概念、旧知识,不仅有助于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而且会给课堂学习带来直接的好处,对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起概念系统,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2)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
  学生经过预习再去听课,上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比不预习的要强。当然,预习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再加上个人才能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在预习时就把教材全部领会,总会遗留一些不懂的问题,盼望着上课时能得到解决,这样,听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自然就比较强了。
  具体地说,在教师讲已经初步领会部分时,就可以学习教师讲课的思路,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当然,也少不了验证一下自己对知识的领会是不是正确。经过这么一番比较,就可以取长补短,不仅会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而且会提高自己学习的自觉性。所以,虽然学生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课,但实际上每个人听讲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没有预习的学生,如果再加上基础差,上课时要想听懂就很困难了,因为他根本没有精力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
  (3)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如在一次化学课上,教师写完《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板书以后,继续往下讲,当讲了几处知识上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又做了两个演示实验,这时,有一个学生只顾专心地抄录老师的板书,既不听讲,又不观察实验,当提醒他时,他还误认为嫌他抄得慢。当提示他打开《化学》课本时,他笑了,也不再板书了,而开始专心听讲起来。为什么呢?原来,他抄的板书课本上全有,与教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可见,不预习的学生,在上课记笔记时,就可能出现上述的盲目性。而预习过的学生,因心中有数,就可以着重记书上没有的部分,至于书上已有的内容,则可以少记,或下课时,再补上,由此可见,预习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面。所以,预习是从上课盲目笔记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好办法。
  2.预习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讲,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生的学习,以课堂学习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形式。教师课上明白透彻地讲,学习方法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最后的学习效果却取决于学习者个人的努力。其中自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自学能力主要是在学校获得的,其中,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条途径。
  在教师讲课前,学生先接触教材,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对知识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样,在教师讲课过程中,就会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发现教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理解,学会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长期坚持下去,伴随知识的不断增长,自学能力就不断提高。
  二、预习的程序和方法
  1.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
  在预习新知识之前,先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将新旧知识相联系去理解新知识。
  2.钻研教材,发现问题。
  这是预习的重要一步,也是预习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是新内容本身,通过认真钻研,在尽量读懂弄通的基础上,找出不能理解的问题,留待教师讲课中去攻克。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知识缺陷造成的问题,发现不足通过询问教师与同学及时弥补,以免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
  3.记下重点、难点、疑点。
  这样在听课时就可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
  4.做课后练习,检查预习效果。
  通过做练习,既可以检查预习的效果,又可以发现新的问题。
  三、在具体预习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预习不要全面铺开。
  对于学习基础差或没有搞过预习的学生来讲,最好选择一两门学科事先进行预习,而且最好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学科。以一两门学科作为试点,在取得成效后,再逐渐铺开。
  2.灵活安排预习的时间。
  要根据学习可以提供的时间来安排预习的时间,不可因为预习占用过多时间而打乱整体计划,学习时间多时,预习可以充分些,学习时间少时,就可以少预习点,钻研得浅点。预习也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弄懂才罢休,留点问题到课堂上,听教师讲解,也是正常的现象。当然,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少,依靠自己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3.有的学科也可以不预习。
  这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这门学科自己学得挺好,是强科,因此可以不预习;另一种是所学的知识系统性很强,与过去学过的知识联系较少。因此,只要把上节课的内容在课后复习好,也就为下一节课做好了知识准备。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以学习陈述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这很难和新课程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将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入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中,则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探究式学习 陈述性知识    教学活动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在教
近年来,江苏洋思、山东杜郎口等名校别具一格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给人以深刻印象。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内在精神源泉。一些名校的起点并不高,有的地处偏僻的乡镇,有的曾经面临倒闭,但它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有很多经验值得品味和思考。  学校管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管理的过程中,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必须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在
一、 教学管理将更加开放  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在教学中学生可能要比以前更多地走出校门,更多地自主观察、发现、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将更多地了解和掌握社会现实中许多具体的现实的案例和材料(多举测量、数量方面的例子),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现实,更加吸引学生。有一位学者说过,对于知识积累,正规的学校教育也许是不可或缺的,但智慧的酝酿却远远不止于书本课堂,因为
摘 要: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和谐、预设、对话、赏识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从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学生的发展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关键词: 动态生成 和谐 预设 对话 赏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机会。  一、用历史眼光注视现实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宏观上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观察、分析历史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动态的、历史主义的眼光关注现实社会,这也是我们历史学科的重要价值所
摘 要: 针对目前一些学校的教研活动低效或无效的情况,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与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样是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研工作实践和认识,从怎样的教研活动算有效?——关于目标的讨论;怎样实现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关于形式的讨论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旨在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教研活动 目标 形式    改进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提高学校教研活动
摘 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与学的中心,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堂。文章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提出了在课堂教学如何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有效课堂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实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纷呈,一堂堂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与广大教师积极参
摘 要: 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
火鸡疱疹病毒(HVT)为一种α疱疹病毒,因其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原相关性而被广泛用作预防马立克氏病(MD)的活疫苗。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构建HVT全基因组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