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转式IMU地下管线轨迹探测系统

来源 :传感器与微系统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电磁式地下管线轨迹探测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旋转式惯性测量单元(IMU)地下管线轨迹探测系统。选用单轴光纤陀螺仪、加速度计、霍尔传感器组合,采用欧拉角旋转矩阵原理,设计算法与数学平台。硬件部分使用捷联/平台混合方式架构设计,利用惯性测量方法追踪姿态角变化,不受外界环境以及管线材质的影响并且探测连续性强。软件部分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解算管道对应的相对坐标;利用Python将坐标绘制成三维轨迹图,能够更直观呈现管线空间轨迹情况。通过大量实验测试表明:所提系统可以准确测出管线轨迹数据,
其他文献
急诊科日常工作繁琐紧急,医患大大小小的纠纷发生频繁,究其原因目前认为与社会、医务工作者及患者三方有关,其中以医患之间的无效医患沟通为主要原因,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的因素
采用空心光子晶体光纤(HC-PCF)作为气室,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光谱吸收技术—波长调制技术(TDLAS-WMS)与谐波比值检测相结合,利用CO_(2)吸收光谱中1 572.335 nm吸收峰,实现了CO
为了高效和精确获取农业环境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Zig Bee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Zig Bee技术组建分布传感网络终端采集数据,再通过4 G模块发送至One Net云平台进行监测。经过实验成功实现了环境数据实时监测显示和历史数据记录,验证了该监测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为满足标准电阻量值传递时苛刻的温度要求,设计了精度高、稳定性强的控温箱。通过四线制温度传感器Pt100实现控温箱内腔温度的采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通过改变脉宽调制输出的占空比控制发热电阻的功率,以保持温度稳定。通过改变内腔中外加功率电阻的发热量,模拟标准电阻发热,以测试控温箱内部抗干扰能力;通过多点比对法对控温箱内腔温度的均匀性进行评价。经过数据分析,控温箱稳定性优于1 m K,
设计了一种利用铌酸锂作为波导基片的双面金属包覆平板光波导,利用波导中超高阶导模高敏感特性制成了一种反射型光学电压传感器。入射激光束采用小角度入射,当光波导处于导模共振状态时,选择一个恰当的工作点,再通过两金属电极对该器件施加直流电压,通过检测反射光强,获得相应的电压值变化。实验测量中所用的电压范围是-800~800 V,得到的线性度值为0.995,波导反射光的反射率变化灵敏度为0.2%V~(-1)
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使用范围限制在近距离、控制方式单一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Io T)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系统主要由STC12单片机节点、STM32主控制器、服务器组成。节点承载着受控家居器件,并通过NRF24L01无线射频模块与主控制器通信;主控制器提供操作界面,并通过Wi-Fi与服务器通信;服务器部署网站供用户访问。系统可通过主控制器在本地对家居进行控制,通过手机或电脑在远程对
现有的大多数人脸识别算法均采用深度学习中各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但算法存在参数多,训练时间长等问题。因此,为了减少训练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和分类过程中的计算量,设计运用了改进的MobileNet算法来实现人脸识别,并将其移植到Jetson nano设备上构成完整的室外安防系统。将MobileNet模型中原本的Soft Max分类器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使用A-SoftMax分类器的效果要好